新冠疫苗,能成为复星的稻草吗?

梅奥医院明确表示:本院没有条件存放mRNA新冠疫苗。

文:稿王    编辑:说不得

北京西直门外的国家卫健委,一些山西家长很熟悉。

2010年,一个很有名的记者写就了一篇著名的医药报道:山西疫苗案。据称有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官方调查后的结论是:

未按规定在冷藏条件下存储、运输疫苗

据说,有患儿家长反映,当地卫生站的疫苗整箱整箱的放在院子里曝晒,自家孩子就是打了这种晒过的疫苗才出现问题。

十年过去了,以拇指君一点粗浅的医学知识,至今都没法相信疫苗受热后会打死人,或把人打到偏瘫。因为2013年底康泰生物的乙肝疫苗也导致至少7名婴儿死亡,后来国家药监局归结为“偶合反应”。

要是监管层能早点从医学词库里翻出这个词,可能山西的家长们就不用一次次跑北京了。

疫苗晒过太阳还能不能打?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不是情绪问题。《中国药典》明确要求对疫苗做热稳定性试验。热稳定性最差的是口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也就是“糖丸”,在37度的环境里能保持48小时稳定有效。表现最好的是乙肝疫苗,在37度能够坚持30天。

论质量不敢说,论耐高温,还是我们国家的疫苗靠谱。

1

前几天,美国辉瑞公司放了个大卫星,宣布自家代理德国BioNTech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率达到90%。

在我国,这款疫苗有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复星新冠疫苗。BioNTech公司在1月底的时候把疫苗在中国的开发销售权交给了复星医药,中国以外的市场权益全部给了辉瑞。现在辉瑞取得了好消息,复星当然也能沾光。

据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要求:对外宣传口径上一定要强调是“复星”新冠疫苗取得了成功,而不是辉瑞的疫苗。

他自己身先垂范。11月9日在他的个人公众号“广昌看世界”上,郭总向全体粉丝宣布:复星新冠疫苗的“研发合作伙伴辉瑞和BioNTech”宣布了好消息。

如果光看这段,感觉辉瑞好像是在为复星打工。

辉瑞和复星素来没有合作关系。要说在业务上有点联系,那也是辉瑞通过复星参股的国药控股销售“万艾可”等药品而已。因此在国外,辉瑞并没有说“复星是我们的研发合作伙伴”,甚至连“复星”二字都没有提。

做临床试验速度没人家快,蹭热点倒是快得很。复星拿着辉瑞的“试验成果”游说国内监管机构,称:已经和国家药物审批中心进行了多轮沟通,争取尽快在国内开展II期桥接试验。

“桥接试验”是个专业的概念,桑国卫院士曾专门写过一篇论文。通俗的说,是指允许使用外国临床试验的成功数据,配合国内的小规模试验,来证明药品在不同人群上能取得同样的效果。

光是“桥接试验”还不够,复星还表示:希望结合国外III期临床数据申请国内注册。

自从今年1月底谈妥引进这款疫苗后,复星只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而国内的国药集团、科兴等企业正在进行疫苗的海外III期临床。复星大概率是看到自己赤着脚都追不上了,于是想到了借辉瑞III期的临床试验数据来国内报批。

好多年前,外资药企私下对国内药品审批制度颇有微词:FDA都批了,你CFDA凭什么不批?

但是他们不敢公开说,因为他们知道结果会像一些车后窗上贴的图片一样:

今天的复星医药,连催都不催,直接要求以别的公司III期临床数据来批准自己的“复星新冠疫苗”。这要是能商量下来,中国药品审批的历史恐怕又要被改写。

2

且不论辉瑞愿不愿意和复星共享数据。就在复星还没从“90%有效性”的兴奋中缓过劲来的时候,辉瑞先泼来一盆冰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梅奥医院等专家都指出,mRNA疫苗只有在超低温度下才能保存,在零下70摄氏度以下能保存6个月,在常规的2-8摄氏度时只能保存24小时。

零下70度是什么概念呢?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个村庄叫Oymyakon,是有人类永久居住的最冷的地方。近100年前的1924年,这里测得的最低温度是零下71.2摄氏度。

美国排名第一的梅奥医院明确表示:本院没有条件存放这款mRNA新冠疫苗。

辉瑞显得很尴尬,负责供应链的副总想了个办法:由辉瑞负责,用冷冻车把疫苗从总部运到美国的各家医院,然后再给各医院一个放干冰的冷藏盒,“盒子里放满干冰,保证每天打开不超过2次,疫苗存放就没啥大问题。”

辉瑞灵机一动想出了和稀泥的方法,复星怎么办?

国内疫苗一般的存储条件是2-8度,各地疾控中心在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以后纷纷配齐了8到15立方米的小型冷库,专门存放疫苗,这一类冷库的最低温度一般也只有零下20度。

除了冷库之外,疫苗还需要全程冷链。目前各地疾控中心配置的冷藏车一般都是这样的:

而各接种点的疫苗存储条件一般是这样的冰柜:

所以疫苗好消息传来之后,涨得最好的股票不是复星医药,而是据说正在承接复星超低温冷库工程的冰轮环境:

就算复星得偿所愿,国家药监局根据辉瑞的III期临床数据批准了“复星新冠疫苗”,冷库、冷冻车等全程冷链的硬件成本也会是极高的。

辉瑞这盆“冻冰水”泼的还嫌不够,随后又泼出一盆冰水。辉瑞明确宣布:新冠疫苗卖给美国官方的定价是每支19.5美元。合人民币不到140元。

说好的“全球合作伙伴”,可辉瑞净给复星挖坑,这算是哪门子伙伴?

复星为了拿下这款疫苗,向BioNTech公司许诺了8500万欧元的许可费,包括首付款、临床开发注册和销售的里程碑款项,同时还承诺将毛利的35%付给对方。

“里程碑款项”指的是只要达到相应阶段,复星就要向德国人付钱,不管卖没卖出去。而19.5美元的价格基本就是天花板,“同样的新冠疫苗中国贵过美国”,这个名声复星是无论如何不敢背的。

复星医药2019年净利润22.34亿元,“复星新冠疫苗”真的推广起来,恐怕一年的利润都不够填这个坑。

更为关键的是,国药集团的新冠灭活疫苗进度完美,很快就有望获批,并大规模铺货。关系国计民生的新冠疫苗,国企的产品无疑更有优势。

前几天蚂蚁集团的股东名单被曝光,很多人碰了一鼻子晦气。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正好可以冲冲喜,只是没想到现在进退两难:

想推广疫苗,就要花大价钱建超低温冷链,疫苗售价也不能太高,另外毛利还要分出去35%,同时还要面对和国字头的疫苗竞争。

自以为捡的宝贝,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雷。

当然,钱财都是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