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英文手稿您见过吗?和其早期的书法一样惊艳,颠覆审美

导读:学习毛主席书法,就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学习,尤其是毛主席曾经学习过的书籍上,更是我们学习的宝典,让人兴奋的是,这份1956年的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竟然有毛主席的英文手稿笔记,写得也相当洒脱,和其早期的书法一样惊艳,颠覆审美。

看到这份英文手稿,是不是也非常震撼,没曾想,毛主席对英文也有着深入的学习,而他早期的书法题字,还有他早期的书信字迹,都让我们感到非常珍贵,也是我们学习基础,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从毛主席早期的书法作品上看,与我们常见的“毛体”有着本质的区别,诸如下面的题字作品,内容是“多想”,其中“多”字真正做到了斜中求正,并且,最后的一个撇笔,在收笔上,有一种斩钉截铁的劲,而最后的一个点笔,十分饱满,并且在姿态上,十分突出,而“想”字的书写,更加别致,尤其是最后“心”字,三个点笔,形成了一种首尾呼应的关系,更加特别的是,彼此之间,有着明显的牵丝引带,连贯性十分好,并且气韵十分生动。

对比上面的这幅作品,你会发现,下面的这幅作品,又有不同的特点,内容是“为消减文盲而斗争”,在字形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已经有瘦长的姿态,并且,这里的字迹表现得比较周正,虽然这样,但是在气势上,依然是非常突出的,个性化的字迹“文”字比较有特点,长横笔短斜,并且倾斜度达到了45度之上,而捺笔,在收笔上写成了这种折笔的形式,真是与众不同,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再来看“争”字,上面的部分,比较小巧,线条表现的比较纤细,而最后的竖钩笔,不仅粗重,而且还有着一种波折起伏的态势,真是别致。

而下面的这幅书法作品,你会看到,已经有草书的雏形,尤其是在线条上,变化比较突出,并且,已经变得纤细了很多,而在布局上,你会看到,行距也开始逐渐增大,而字距开始变得紧密,形成了更加明显的对比,从诸多书法作品上看,毛主席的狂草形成,也是经历的不同的时期,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相信,在你的不断学习下,毛体也会更加大放异彩,成为书坛书法的主流,对此,你有啥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