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泡茶不烫手的3点技巧,简单易懂,学会了给朋友们露一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一点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天,是一个适合出行踏春游玩的好时节。

上周天一位外地朋友说要来福州游玩。

并顺道来茶室坐坐,喝喝茶叙叙旧。

想来与这位朋友也确实有两年没见了。

在聊天的过程中,他看到使用白瓷盖碗泡茶时发出疑问:“你用盖碗泡茶不烫吗?我每次用盖碗,都被烫到。”

后面了解到他使用是180毫升的盖碗,冲泡方法是网上很火的高冲注水。

想必很多新茶友在用盖碗泡茶也是一样被烫到。

按理来说,正常使用盖碗泡茶是不会觉得烫手的。

学会以下三点技巧,便能避开烫手困扰。

《2》

一、盖碗的选择。

推荐选择110毫升白瓷盖碗。

首先,对于挑选盖碗而言,盖碗要选择大小适中的。

一般在南方地区,盖碗的大小选择110毫升就可以了。

大小适中,适合绝大多数新茶友。

盖碗的选择不能太大,太大手难以握住,容易打翻。

而且,如果盖碗太大,聚香的能力会减弱,揭盖闻香更难。

其次,盖碗的厚度也有讲究,很多新茶友觉得越薄的越容易烫,越厚的越隔热。

但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真实情况是完全与之相反的。

碗壁厚,他起不到隔热的作用,还不容易散热。

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碗沿的宽度。

碗沿是防烫手的重要部位。

注入沸水后,碗身会非常烫手,而越宽的碗沿越能避免被烫。

所以,在挑选盖碗的时候尽量选择宽碗沿的。

《3》

二、注水方法。

推荐使用环壁注水法。

许多新茶友会选择学习网上比较火的泡茶手法,尤其是高冲注水。

这些花哨的注水方式只是看起来比较好看。

高冲注水其实是比较危险的注水方法。

沸水在往下掉落的时候,有可能会溅出去,一旦溅到自己或他人身上,就有可能被烫伤。

所以还是不建议初学者尝试。

最简单有效的注水方式就是:环壁注水法。

在注水的时候,一手拿着碗盖,一手拿着水壶,沿着碗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注入沸水,这样能够确保茶叶尽可能多与沸水接触。

并且,一边注水,眼睛还要时刻紧盯水位线。

注水量要适中,接近碗沿即可。

注水太少,茶的香味和营养就无法完全被激发出来。

茶水比例失衡,茶汤会太浓,从而变得苦涩。

注水太多,也会破坏茶水的比例。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沸水漫过碗沿,使得碗沿部分变得很烫,根本没法进行出汤。

这时候如果强行出汤,烫手是不可避免的事。

如果不出汤,这份茶也算是泡废了。

所以,一般注水量接近碗沿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注水了。

这样,既不会导致水漫盖碗,导致不能出汤,也不会出现注水过少的情况。

《4》

三、抓握盖碗的手法。

建议采用三指握碗法。

常用的抓握方法就是三指握碗法。

操作起来简单,对新茶友友好,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方法。

三指握碗法,就是使用惯用手(一般为右手)的中指和大拇指握住盖碗的碗沿左右两侧。

食指搭在碗盖的盖钮上,三个手指,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注意,是将食指搭在盖钮上,而不会扣在盖钮上。

因为扣进盖钮里的时候,盖钮顶心也是很烫手的。

手指一旦接触到,照样还是会被烫到。

在出汤的时候,不管是手指还是手掌心,都不能碰到碗壁。

这样握住盖碗出汤,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不会烫伤。

并且,如果不想被烫,就不要闷泡坐杯。

沸水的温度是不断蔓延开来的,而碗沿部分,就是热度蔓延比较慢的部位,如果快出汤,就不会被烫。

但如果进行闷泡的话,那么还是会被烫到。

《5》

学会以上三点,可以大大减少被烫到的可能性。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样烫手的话,可以选择其他容易泡茶。

玻璃杯、保温杯、马克杯等等,甚至你还可以煮茶。

这些都是适用于白茶的喝茶方式的。

不过泡白茶最好的容器还是白瓷盖碗。

使用盖碗泡茶被烫并非常态,记住这些技巧要点,熟练了自然不会被烫到。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