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越早明白越幸福的一件事

点击上方“笑薇读书”关注星标,和笑薇一起读书成长,知识创富

不知道姐妹们有没有体会,小时候,我们常对父母言听计从,觉得父母特别伟大,尤其是从小比较乖的孩子,然而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认知的提升,成年后的我们,会逐渐开始对父母有一些不认同,甚至叛心理。

这些年,或许是随着内在不断觉醒,我发现父母其实有很多局限,比如在我求学时期需要关心的时候,他们永远在忙着做事情,我的内心常常孤独无助;初步入职场,需要有人引导和指点,他们也提供不了任何帮助;长期漂泊在外,也鲜少能得到家人言语上的关怀。

太早被当作一个成年人,什么都要自己去冲去撞,所有大大小小的人生决策只能自己去做,哪怕很多时候只能不断试错。不幸的或已坠入谷底,侥幸点的,无意之中趟出了一条路。

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能走上并持续通往一条上升的路,真的不容易。

所以有时候,内心难免对父母也会有些幽怨,觉得他们不够爱自己,不懂得关心关怀,更缺乏为子女的人生做长远计划的见识和眼光,可是越有这种心理,内心就会越不好受。

林文采博士在《情绪疗愈》中就写到:

一个人内心的深层次情绪往往来自原生家庭。那些成长中没有对父母说出来的话,没有解决掉的悲伤或者愤怒,比如父母曾经冤枉过你,曾经被不公平地对待,或者你对父母始终有渴望,希望能得到他们的爱和保护,当这些期待都没有得到,我们的内心就会因此而痛苦、悲伤或者愤怒,这就成了我们和父母的不了情。

这些年通过不断学习,我已经懂得父母之所以没能好好爱孩子,一方面是因为认知局限,另一方民是因为他们可能也没有被自己的父母好好爱过。

在他们的童年时期,如果被父母忽视、冷漠对待,即便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爱的能力也是缺失的。

原生家庭就是个轮回,即便我们内心不满,但常常根本不知道怪谁。

我们能责怪父母吗?

不能。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

可是,当我们因为原生家庭养育问题所深深困扰时,究竟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做自己心理上的父母

是的,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理上的父母,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父母所构成的原生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局限没能把我们培育得很好,而我们又不能去找父母算账或者弥补,因为人的成长终究是不可逆的。

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做自己心理上的父母,那些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的能量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治愈自己,包容自己,从而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要做好自己的父母,首先要明白父亲和母亲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林文采博士认为,我们与父亲的关系,会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自尊、自我评价。

也就是说,如果在成长时期,父母常常肯定和赞美孩子,孩子就会更加自信,但如果父亲总是批评孩子"没用",是个"废物",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认可度就会很低。

总而言之,父亲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会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

8090后的我们这代人,很多都是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大多数父亲对孩子要么动辄打骂和贬低,要么冷漠忽视,缺乏责任感。

然而即便如此,想要真正疗愈自己,疏导出内心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我们依然要感谢父亲的付出,并学会自己肯定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每天专门记录下来自己哪些话说得特别好,哪些事做得特别棒,哪些值得我们给自己肯定、赞美、认同,这样坚持下去逐渐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慢慢地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价值感。

成长时期没有从父亲那里获得的爱和能量,只要我们愿意,也可以自己给自己。

这就是做自己心理上的父亲。

那么我们又如何做自己心理上的母亲呢?

林文采博士认为,母亲与我们的安全感相关。母亲的状态,以及对我们的态度会对孩子的情绪有很大影响。

比如说,如果母亲是个很情绪化、很消沉,或者很焦虑的人,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像母亲一样情绪不稳。

做自己心理上的母亲关键在于,努力补足妈妈的部分,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那么怎样给自己安全感呢?

01第一,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能够处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能量,当我们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们就会信任自己,知道自己不会失控,不会不理智地去处理事情,这便是安全感的来源。

02第二,努力学习并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首要的是夫妻关系,然后是亲子关系,接下来就是自己和家人的关系,之后便是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任何一种关系维护得好都会增加我们的安全感,而如果我们和别人关系不好,我们会觉得自己有问题,因此损失掉我们对自己的信任,也就会影响到了安全感。

03第三,允许自己一面怕一面做。

很多人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他们内心里有很多担心和害怕,面对你的担心和害怕,告诉自己“我的这个怕是真的很重要的”,然后一面允许自己怕,一面努力学习和练习。

当你经过学习和练习做成某件事情之后,对于这件事已经从害怕变成了知道,于是就给自己增加了一份安全感,我们每完成一件事就会给自己增加一份安全感,完成多一点,未知就会少一点,安全感就增加一点。

我们鼓励自己去学习和尝试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自己,失败也是被允许的。这就是给自己心理上的安全感。

一颗小小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需要种子、阳光、雨露、肥料,而人的成长不仅需要物质养料,更需要心理营养。

如果我们小时候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心理营养,不必归责父母,因为那样做除了让他们陷入自责内疚,并不能解决问题。

具备高认知年轻一代的我们,不妨学着去做自己的父母,为自己补足肯定、赞美、安全感,当我们心理营养越来越充分,我们的内心就是平和的、稳定的、幸福的,然后把这种营养给予孩子,让爱和能量在代际间传递。

笑薇,南方姑娘远嫁西北,靠读书自由生活,曾在企业打过工,也在体制内试过水,当过北漂青年,如今小城安家,执着追梦。著有《左手阅读,右手写作》,新书上市一个月荣登当当网四榜第一,一榜第二。

作者|笑薇读书

编辑|初雪

图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首发公众号|笑薇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