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近因为我陪孩子上特校,没法上班的事唠叨个不停,让我十分烦躁,难道我的选择错了吗?
我的孩子发育迟缓,在特校上学。因为在特校的孩子大多数不懂事,可能会发生一些冲突,所以需要家长陪读。
我婆婆做了半月板手术,已经过了三个月,但恢复得还不好,腿上没劲,走多了还是疼。那天她去我对象小姨家,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上楼还需要手上使劲,借力拉自己的身体上去,所以她要是陪孩子上学的话,我感觉非常难办,有可能会加重她的腿伤,当时花的七万多块钱就有可能打水漂了,所以她虽然强调自己能陪着孩子上学,但我还是不放心。
在特校上课,需要上楼下楼的,大课间跑操时,孩子奶奶肯定没法跟着跑。如果她再选择不跟着下楼,让其他家长代看着孩子,万一有其他攻击性强的孩子打着我孩子怎么办?怪谁?
有一次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一个男孩被另一个女孩打了,我和孩子贝贝正好离他不远,那个男孩冲着我委屈地哭,我就过去安慰他:“不哭不哭。”我好心安慰他,没想到一不留神的功夫,那个男孩从背后绕过我,一只手使劲抓住我孩子的后背,另一只手要去挠我孩子的脸,幸亏我孩子左右摇摆着头,才没被他抓伤脸和眼睛。万一抓伤了怎么办?当时我只和男孩妈妈说了她孩子抓我孩子后背的事,没想到说可能会抓伤眼睛的事。等我回过味来,第二天和男孩妈妈说自己的担心——吓死我了,他那样抓,万一抓伤抓瞎我孩子的眼睛怎么办。我意思是让她教育自己孩子千万不能抓人脸。我以为男孩妈妈会先表示抱歉,然后再告诉她孩子不要挠人脸这件事,没想到男孩妈妈气冲冲地连问了我两句:“我又管不住他,你说我怎么办?!你说我怎么办?!”我一下子懵了,没想到她会是这样的反应。事后我和别人说起她的反应,以解决我的困惑——她为什么会这样?别人说,你有问题应该在第一次时说清楚,不要在第二天再提一遍,不然人家以为你找事呢。而且没发生的事不要夸大,不要说“抓瞎了怎么办”。我还是有点不解:“我当时没说全,所以第二天补充一下。我说抓瞎了怎么办,也只是表达出我的担心,让她们意识到可能的后果,防患于未然。”别人说:“总之有事一次说清了,没说清事后也不要再补充就好了。”好吧,我就记住最后这句话好了。
基于这件事,我对孩子奶奶腿疼,可能不能更好地陪伴她这件事担心不已,所以我决定我陪孩子上学,不工作,没有工资,不要保险,全职陪着孩子。当我做出这一决定时,我觉得我的心终于不被撕扯了,终于不用上着班考虑孩子了,一切顺理成章了。
可是我的母亲不乐意了。她说“你不上班,没有工资,你对象到时候瞧不起你,和你离婚怎么办?你老了没有养老金怎么办?离婚的话,房子一点儿也没有你的啊!你婆婆能摆摊卖衣服,她就陪不了孩子上学吗?”
这样的唠叨一遍又一遍地说起,皱着眉头,焦虑的语气,在我眼前耳边一次次地重复,我烦不胜烦:“你疼你闺女,我也疼我闺女啊!我现在陪着她,就希望她能力有点提升,哪怕以后能挣七八百块钱养活自己,能独立生活,那我也满足了啊!人家有的人花钱雇人陪孩子上学,我没那个能力;人家有的人花大钱让孩子上康复机构培训,我没那个能力。我现在不用雇人看孩子,特校不用交学费,我只是不上班,你焦虑什么呢?孩子奶奶摆摊是她自己愿意摆摊,不是我让她累着的。但我感觉她陪不了孩子是事实,总不能为了我上班,而硬让她陪孩子上学吧!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我是婆婆,腿脚不行,媳妇为了自己上班,硬让我看孩子,我会怎么样?”
我和母亲每每为了这个上不上班的问题吵得不欢而散。我不想和母亲吵,她七十八岁了,年纪很大了,背已微微佝偻,老态已显,而且她也是为了自己女儿的未来考虑。可是,现在让我上班的话,这真是感觉身在曹营心在汉啊!这样工作也工作不好,孩子也不会得到更好的陪伴。
面对母亲焦虑的神情,面对发育迟缓的女儿,面对婆婆恢复得不好的腿脚,我真是左右为难啊。难道我不上班,陪孩子上学的选择错了吗?您怎么看呢?给我点指导吧,希望能够让我拨云见日,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