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跟着鳄鱼感受看牙医的纠结历程

为了让两三岁的宝宝刷牙,我们总是使尽浑身解数。无论是变换各种各样的牙刷:动物款,U型款,电动版等,还是变换不同的水杯和牙膏,似乎对不爱刷牙的宝宝来说仍旧收效甚微。

这个阶段的宝宝更多感受到的是牙刷给口腔带来的不适感,更加无法意识到产生蛀牙的危害,因而刷牙对于她们来说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让宝宝意识到刷牙的重要性是关键点。无法从行为上立即改变,就只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主要描绘了一只长了蛀牙的鳄鱼害怕去看牙医,

但又不得不去的心路历程,

在经过牙医的一系列补牙操作后,

鳄鱼的牙齿终于补好了。

在和牙医告别后,为了不用再次光顾牙医诊所,

鳄鱼明白了: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绘本根据儿童具有[自我中心性]这一特征:即处于该阶段的儿童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她自己所看到的那样,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

以鳄鱼为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你会发现牙医的心理活动和说话内容和鳄鱼一模一样,虽然他们俩害怕的事物并不一样,但这是儿童看待外界世界的典型特征所致,重复性的语言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也有利于低幼儿童语言的学习。

这本绘本的作者五味太郎,擅长利用大面积色块表达出简洁的轮廓,色彩单纯明晰,没有任何细部勾勒,却凸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以单纯的艺术表现,蕴藏丰富的内涵。

绘本拓展:

画一幅牙齿的画,塑封后在对应的牙齿上面涂上颜料,然后让宝宝用刷子沾水把颜料刷干净,让宝宝直观地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