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篇:最好的父母,要学会批评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很多父母都觉得“慈母多败儿”,对孩子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虽然不会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家法伺候”,但语言上对孩子的批评却是屡见不鲜。

那么,对孩子要求严格,就等同于经常批评孩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很多父母,都混淆了严格要求和随意批评的概念,对孩子严格要求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要注意,随意的批评并不是严格要求。

正确地批评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只有学会批评孩子的父母,才能成为好的父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父母应该怎样去批评孩子。

01 批评,不等于大吼大叫

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也更加急迫,于是,批评式教育愈演愈烈。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犯错的时候,火冒三丈,对着孩子一顿河东狮吼,将孩子批评得体无完肤,似乎嗓门有多大,批评的效果就有多好。每次批评完孩子,总觉得自己血压升高,心脏都有点承受不了。

可是,这样的批评方式是否起到了预想的效果呢?同样的错误,下一次,孩子是不是就一定不会犯了?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父母都很清楚,就像下面这个例子中的小雨一样,她在父母大吼大叫的批评中失去了信心和自我,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大吼大叫式批评其实在伤害孩子

小雨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学习成绩也非常好,性格活泼开朗。可是近几次考试,小雨的成绩有点下滑,她的妈妈非常着急。

于是,经常说:“你每天去学校都干嘛了,考这么点分你对得起谁?”每当这时候,小雨总是低着头不说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期末考试,小雨因为压力过大,成绩落后了很多。

小雨妈妈看到成绩后,积压在心底的火一下子全部爆发出来,扯着嗓子喊道:“你怎么这么笨?到底是遗传了谁啊?就你现在这点分数,还能指望你什么,你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小雨看到妈妈发这么大火,非常害怕,她本来想和妈妈解释一下学习成绩下滑的原因,但始终没有说出口。但从此以后,小雨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也一直下滑,面对妈妈每次的吼叫,小雨也只是一句话也不说。

半年之后,小雨妈妈觉得小雨好像有点不对劲,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小雨已经患上了自闭症

也许很多父母都像小雨妈妈一样,觉得只有对孩子大吼大叫,才能起到批评的作用,孩子才能长记性,才能改正。

其实,这种吼叫式的批评只能刺伤孩子的心灵,有些孩子可能会因此丧失自信和自尊,长此以往,内心的压抑无法排解,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那可能就是害人害己。

作为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避免伤害到孩子。

我们要冷静对待孩子的错误,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

就像小雨的妈妈,小雨成绩下滑的事情真的就有她说得那么严重吗?一次没考好,小雨以后就没有出息了吗?当然不是,小雨妈妈只是一时心急,说出了那样的话。

如果她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强迫自己先不要发火,等情绪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可能这件事情并没有一开始想象中的那么糟糕,那么,再和孩子说的时候,可能就会又不一样的结果。

我们也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其实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

我们对孩子吼叫的时候,无形中就是把自己的身份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不容孩子有半点质疑,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你一遍遍的吼叫中,孩子的内心也被你吼掉了,孩子不会和你敞开心扉,你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

如果你能放低姿态,让自己和孩子成为平等的朋友,轻声细语地和孩子说这个问题,孩子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说出来,这样可就更利于你教育孩子了。

批评,不是大吼大叫,不是情绪的发泄口,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02 批评,也要分场合

曾经有一位妈妈在学校的楼道里当着很多同学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那名初中生不顾一切,纵身从楼上跳了下去。

有人说是这个孩子的心灵太脆弱了,被自己的妈妈说两句也没什么,不至于跳楼吧。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这位妈妈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狠狠批评孩子真的做得对吗?

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14岁左右正是孩子的青春期,自尊心非常强,不分场合的批评,很可能就将孩子推向深渊。

孩子犯了错,父母批评是很正常的,但过于冲动,不分场合的批评,说话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就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不仅没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反而让孩子感到反感,甚至做出过激的举动。

批评孩子要避免在公共场合

晶晶上小学的时候非常听话,成绩也很好,到了初中,进入叛逆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一天,妈妈带晶晶到姥姥家,这天,全家人都非常开心,还夸晶晶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但是,晶晶的妈妈接了来自班主任的电话后,画风突转。她当着家里人的面对批评晶晶说:“你去学校都干嘛了,上课还传纸条,老师电话都打到我这里来了,我的脸往哪放?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晶晶的脸突然就红了,妈妈还在喋喋不休地批评晶晶,家人的目光也都落在晶晶的身上,终于,她哭着说道:“你都不问我为什么传纸条,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那你生我干什么?”说完跑了出去。

上课传纸条的行为肯定是不对,应该批评,可是晶晶妈妈错就错在不该当着那么多亲戚朋友的面批评晶晶,这让晶晶的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很多父母都和晶晶妈妈一样,觉得孩子还小,不需要面子,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作为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合。

我们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或有其他人在的时候批评孩子,可以选择安静,气氛比较轻松的场合,和孩子去说他犯的错误,能够保全孩子的颜面,孩子更能勇于接受错误。

03批评,要有一定的目的

其实,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批评孩子不是为了骂他一顿出出气,而是要让他知道错在哪了,以后要怎么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没有掌握好合理的度,只是单纯地出了一场气,没有达到让孩子知错改错的目的。

花花刚上幼儿园,早上吃早饭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在这之前,妈妈已经告诫过她要小心。看到自己的告诫毫无作用,她顺手在花花的手上打了一巴掌,生气地说道:“我已经提醒你要小心了,你还是那么笨,每次都要我给收拾,你都这么大了,真是烦死了。”

妈妈一边收拾,一边只是在无情地抱怨,这就是在纯粹地发脾气,花花可能一开始觉得自己错了,但在妈妈这样无情地批评下,产生了一种:不就打翻了牛奶吗,妈妈至于这么生气吗的心态,从而失去批评的意义。

所以说,批评就要求父母,在指责孩子的缺点的时候,更要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孩子知道错了,还知道以后要怎么做。

如果花花妈妈能够先告诉花花,你用一只手来拿杯子,这样很容易打翻牛奶,收拾起来会很麻烦,会耽误很多时间,如果杯子碎了,还可能会扎破手指,以后,要用两只手来拿杯子,这样杯子才不容易打翻。

这样一来,花花既知道自己这次错了,还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做,这才是批评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就要注意了,要学会批评孩子,要选择在没有其他人在场的安静环境中,用心平气和代替大吼大叫,让犯错的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引导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批评的目的。

批评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改正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说到这里,希望每一位父母都有一个让自己省心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