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些常识,保障孩子安全乘坐私家车

2020年11月19日20:52:07 育儿 1237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平时,很多孩子上幼儿园、放学都会乘坐私家车;周末的时候,孩子也会乘坐私家车跟随爸爸妈妈去郊外短途旅行。孩子乘坐私家车的机会多了,爸爸妈妈也越来越重视孩子乘车的安全问题。但是,小儿乘车的安全误区仍有不少,不妨一起了解一下。

掌握这些常识,保障孩子安全乘坐私家车 - 天天要闻

误区一:让宝宝坐在副驾驶位置

不少宝宝喜欢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一方面视野开阔,另一方面这样像一个大人,一些家长因此并没有阻拦。但是,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是有很大安全隐患的。

首先,孩子们都是好奇宝宝,见到新鲜事物就想去触碰。而副驾驶的位置上可以看到很多汽车上的按钮,如果孩子好奇心太强就很容易伸手触碰按钮、操控汽车。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能会误操作,引起安全隐患。

其次,副驾驶座位前的安全气囊是根据成人的人体工学和承受力度而设计的,考虑的只是成年人的需求。如果发生意外,安全气囊弹出,成人的受力部位在胸部,并且力度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其受力的主要部位是头部,且会受到超出人体承受范围之外的强作用力,很可能发生颈椎骨折、窒息等严重后果。

爸爸妈妈应该为宝宝安装安全座椅,且位置一定要选择驾驶员身后的位置,这样做方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安全。

掌握这些常识,保障孩子安全乘坐私家车 - 天天要闻

误区二:让孩子像成年人一样系安全带

一些情况下,让孩子像成年人一样系安全带反而更加危险。

研究表明,身高不足150CM,体重不足36KG的儿童,如果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带,一旦紧急刹车或者发生车辆碰撞的情况,安全带反而会造成危险,勒住孩子的脖子或腹部。而因此不系安全带也是不可取的行为。

如果孩子的身高已经超过 115cm ,但暂未到 150 cm,并且体重在15KG到36KG之间,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使用增高坐垫来调整孩子的座位高度,使得安全带绑在孩子身体的正确位置,以确保行车中孩子的安全。当然,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可以使用大号的儿童安全座椅。具体选择需要根据自家的情况进行斟酌。

掌握这些常识,保障孩子安全乘坐私家车 - 天天要闻

写在最后 

爸爸妈妈除了要注意以上两个安全误区之外,还应该在各个方面注意孩子的乘车安全。另外,只有父母相关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把对于安全的重视传递给孩子。

儿童安全无小事,积累常识,调整心态,不抱侥幸心理,才能保障孩子的乘车安全。

掌握这些常识,保障孩子安全乘坐私家车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儿童为什么不能坐副驾驶》 搜狐网

《孩子大了可以直接用安全带?这个误区家长要避开》 搜狐网-陕西科普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儿子上班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 天天要闻

儿子上班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背着我悄悄回了老家,原因令我欣慰

文:王姐 素材:于悦悦(声明:作者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我叫于悦悦,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小我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一路顺利的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
亲子家庭日 乐趣享习俗 - 天天要闻

亲子家庭日 乐趣享习俗

5月24日,小女孩在展示制作好的手工龙舟。 当日,中铁建工青岛上合大厦项目部举行“童心同行 粽享端午”亲子家庭日活动,邀请职工家属及子女一起包粽子、做龙舟,开展互动趣味游戏,了解中华传统习....
我以为是妈妈让教官打我的,13岁女孩这句话,狠狠打了谁的脸? - 天天要闻

我以为是妈妈让教官打我的,13岁女孩这句话,狠狠打了谁的脸?

"妈妈,我以为是你让教官打我的"。当13岁女孩说出这句话,狠狠打了谁的脸?1湖南益阳强兵户外拓展实践基地发生体罚事件。王女士说,她13岁的女儿小龚,在封闭式训练期间被教官殴打,但基地负责人却说这是"轻微教育"。这场罗生门式的争议,撕开了特殊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监管裂痕,更暴露出一个令人心惊的细节——当孩子哭着...
1个月内3起生命悲剧,“棍棒式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 天天要闻

1个月内3起生命悲剧,“棍棒式教育”毁了多少孩子?

“棍棒教育”再酿惨剧。近日,据媒体报道,浙江杭州年仅9岁的天才围棋少年朱某某,在受到父亲家暴后跳楼身亡。多名知情人士称,曾目睹朱某某父亲殴打孩子,“其父亲任何负面情绪都会化作在孩子身上的施暴”。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已经介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仅今年5月,山...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 天天要闻

《咱们小时候没有手机,为啥比现在孩子更会玩?》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小妹这厢有礼了!?前些天看见小孙子捧着手机不撒手,突然想起我们那个没手机的童年。那时候的日子啊,像村头老槐树上的知了,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