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2020年11月16日21:12:04 育儿 1237

我有个心理阴影是大学时候养成的,就是放假买火车票就怕遇见带小孩的,因为总是大哭不止,尤其是两三岁,说不明白听不明白那种,后来索性我不买火车票,我坐飞机好了,不巧,天不遂人愿,飞机上也有这类小乘客,一样会哭闹不休啊。那种烦躁的心情,真的想把他丢出去,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孩子有大哭不止,高声尖叫的,打人踢人咬人的,摔东西的。孩子这种情况,影响的周围人也很烦躁,但是也会表示理解,毕竟小孩子没办法。我们在烦躁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家长的无奈,手足无措。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形成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现在家长年轻化,现代化,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讲究方式方法,科学育儿,为什么孩子却这样呢?

1.身体发育问题——缺钙

孩子生长迅速,如果补钙没有跟上生长速度,晒太阳少,VD摄入不足都会影响钙质吸收。缺钙容易引起孩子出汗,精神焦虑易怒。所以就容易发脾气。

2.物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

现在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而且家里有四个老人加上两个父母一共是六个人宠爱一个孩子,围着孩子团团转,要什么买什么基本孩子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导致孩子习惯于这种情况,所以有一点不满足,不如意的时候变会发脾气。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3.个人价值没有得到肯定重视

小朋友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发育会有个人自我意识,一旦没有被重视一方面需要发泄情绪,另一方面他要通过发脾气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做一个,手工作品,很开心的想拿给爸爸妈妈看看炫耀一下,而这时父母在做别的事情没有理他,他就容易发脾气。

4.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实验证明:“脾气大的孩子当中,有57%的家长易怒,对待孩子不耐烦。有22%的家长有冷暴力倾向,对于孩子轻描淡写,敷衍了事。”

一个“棍棒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也会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发泄情绪。经常吼骂孩子,孩子的性格容易:内向,胆小,自卑,脾气暴躁,喜怒无常。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如果家里大人之间经常争吵,孩子也会学习模仿这种语气。

孩子情绪性格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1—3岁,孩子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已经出现“自我意识”,一岁半之后心理发育明显,到两岁的时候孩子“意识增强”。而且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并且出现第一个“反抗期”稍有不开心,不合“我”的事情,马上就会发脾气。也称为“情绪敏感期”。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2.第二阶段

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3岁是孩子性格的分水岭,3岁之后必须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否则很容易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性格发展,父母对3岁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关键。

3—6岁,实践研究表明:有85%到90%的孩子的性格,习惯,理想,生活方式,表达方式以及自控力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所以有三岁看大的说法。所以孩子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在三岁之前要纠正,也就是三岁之前立规矩。

如何正确纠正宝宝的坏脾气?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0到3岁是孩子们语言能力的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由于孩子语言刚开始发育,词汇量贫乏,暂时还不能用完成清晰的词汇,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情绪与诉求。所以容易选择尖叫等方式宣泄情绪。偶尔的一次尖叫发脾气,是有利于孩子情感发育,可是长期的尖叫大怒,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伤害。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1.冷静接受孩子的情绪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找到一群同龄的孩子与家长,让其中一部分的家长用喊叫的方式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另一部分家长则情绪冷静、温柔的解决问题。结果发现,当家长在对孩子吼叫,暴力制止的时候,孩子除了心生恐惧,接收不到任何有效的信号信息。

演员霍思燕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对儿子嗯哼的教育方式得到广大网友认可大赞,在嗯哼发脾气的时候,霍思燕没有急于制止,而是温柔的抱抱孩子,然后用同理心去共情孩子,随后孩子冷静了再去讲道理。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2.尽快离开伤心地

根据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指导,孩子尖叫了,发火了,尽快把他带离当前的环境,带到一个冷清,空旷安静的地方,有助于孩子快速冷静。

这时候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孩子看看花草,看看小鸟,或者带些孩子喜欢的玩具,慢慢的喝点水。都是有助于孩子冷静的方法,先不要急于教育制止。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3.用共情心,同理心舒缓孩子情绪

罗宝鸿老师的书中有一句理论是「同理但不处理,不要坐以待毙,转移他注意力,离开这伤心地」。

用温柔的语气和眼神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用共情心同理心去感同身受的跟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可以尽快从伤心,难过,崩溃中脱离出来。

等到孩子冷静了,再跟孩子讲道理,这时候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听进去来自“战友”的劝告与分析。

4.鼓励,肯定引导孩子

美国著名教育家丹尼尔在《去情绪化管教》中提过:大脑中有一个部位叫做上脑,位置在前额的后面,属于大脑的最外一层,这部分区域主要管理思考、控制情绪与交际能力。由于孩子的这部分没有发育完全,因此时常的情绪化尖叫跟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关系,而大脑发育速度又跟家长密切相连。

孩子情绪崩溃“尖叫,打人?”罗宝鸿老师:4招教你轻松解决 - 天天要闻

对于孩子虽然要及时纠正错误,但是肯定,鼓励,表扬也是要及时的。长期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内心没有安全感与归属感,那么“尖叫打人”就不仅是孩子宣泄的方式,还会变成攻击方式。

每个家庭的宝宝出生时候都是一样的,后天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根源是哪里。这样在一个温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妈妈的模样 - 天天要闻

妈妈的模样

妈妈,是什么模样?是清晨煮粥时鬓角的白雾还是深夜盖被时垂落的发丝是风雨里为你撑伞的背影还是镜前装扮时灿烂的脸庞过去一年妈妈的故事曾经打动你我她们的模样你还记得吗?我们用“AI”绘出了她们的模样点击图片,回顾她们的故事01“天籁”妈妈·丹正和妈妈根藏卓玛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拉乡平时以放牧为生偶...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 天天要闻

青年早新闻|“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几分钟速览最新热点,带你走近“宝藏学校”、触达“青春团讯”、学习“榜样人物”、了解“服务动态”。今天,祝所有的妈妈安康常伴,笑颜永驻图片由AI辅助生成“妈妈,我爱你。”一句话,孩子边说边泪崩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新修订的《婚姻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 天天要闻

孩子培训时受伤,培训机构:“自甘风险”!法院判了

不少家长会给孩子报一些文体类培训班,如果孩子上课时受了伤,所在的培训机构需要担责吗?乐乐是一名11岁的花样滑冰学员,在冰场训练时她不慎摔倒受伤,造成右股骨干骨折。培训机构以“自甘风险”为由,主张免责。什么是“自甘风险”原则?哪些情形适用于这项原则?法院又会如何判定?11岁女童在培训机构学花滑摔倒受伤致右...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 天天要闻

母亲的泪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铭记

“母亲一手抹着自己的泪,一手抹着我的泪;一会儿是这只手,一会儿是那只手,反复交替,上下左右,有点儿心乱手忙,又仿佛是别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泪去堵对方的泪。”——《人间信》似乎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母亲的泪水。从一开始孩子出世时的剧痛,到后来蹒跚学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经长大,待到奔向远方时,母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