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2020年11月07日22:48:07 育儿 1010

布谷老师

作为一名宝妈,最近在追一档教育类的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

节目中,有个场景让我感触很深。

在一个互动的小环节中,有个孩子问到:

爸爸妈妈眼里,我是最重要的吗?

叶一茜、陈建斌等大部分嘉宾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只有傅首尔一人,做出了否定的回答。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傅首尔表示,她希望妈妈能够活出自我,不要把女儿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让我想到去年因为人生排序而被推上热搜的papi酱。

除了傅首尔,papi酱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在进行人生最重要部分排序时,papi酱将自己列在第一,而孩子仅位于第三。

因为papi酱认为,自己陪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而孩子只能陪伴度过生命中的某一段时光。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但是生活中,如果被问到孩子是不是最重要的,相信超过90%的父母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

父母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

问题在于,如果一直把孩子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会让父母的爱变得没有底线,甚至可能让孩子变得恃宠而骄。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对孩子讨好、宠溺

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却有太多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

对孩子无底线地讨好、宠溺,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美国的一个短片《就一次》,讽刺了有求必应的父母对孩子毫无底线的爱。

短片开始,一位母亲在厨房做饭,一位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原本是平静祥和的画面,可奇怪的是,两人都缺了几根手指。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画面一转,一个跳绳的女孩突然跑进来,跟妈妈说想吃冰淇淋,并保证“就一次”。

妈妈宠溺又无奈地摸了摸女儿的头,然后拿刀把女儿的发带割断。

接着,女儿把发带系在了妈妈的小拇指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妈妈用刀切去了自己的手指。

之后,女儿便拿着妈妈的手指去冰淇淋摊上换冰淇淋。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妹妹看到姐姐在吃冰淇淋,便也去央求爸爸让自己吃冰淇淋。

当妹妹拿着爸爸的手指去换冰淇淋时,队伍前面排着很多拿着手指的孩子。

而冰淇淋摊上,摆着很多手指。看来,这样的事情在短片里经常发生。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短片中的情节虽然荒诞,但却发人深省。

生活中,有多少父母辛苦付出,不惜以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欲望?

又有多少孩子吸着父母的血,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东西,不是打骂,而是为孩子付出一切。

无论是物质上的满足,还是心理上的退让,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和包容都应该有个度。

否则,这种爱最终会化为一把伤人的武器,伤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毫无底线的爱

教不出知恩图报的孩子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之前,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子刷爆了网络。

这个儿子沉迷于游戏,不愿意去上学。他母亲终于在一个商场外找到了孩子,此时的儿子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打游戏。

母亲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儿子,无奈之下,母亲居然向儿子跪下。

可儿子既没有被劝服,也没被母亲的良苦用心给打动。反而拍下了母亲跪着的照片,还发朋友圈说:开心每一天。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位母亲平时与儿子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但不难想象,在日常的相处中,母亲一定对孩子百般顺从和讨好。

可无底线的爱,养出的不是一个充满爱的孩子,而是一个不懂得知恩图报的孩子

前几个星期,江西就发生过一个惨绝人寰的事。

江西上饶21岁男子平日里游手好闲,9月的一天,他向母亲要钱却被拒绝。

男子一气之下,对母亲起了杀心,而他行凶的过程,被12岁的亲弟弟目睹。

为了掩饰自己的恶行,不让这件事情暴露,男子又将弟弟闷死在脸盆中。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这名男子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为什么早已成年的他,不愿工作养活自己,而是好吃懒得、伸手向母亲要钱?

也许,这与父母对他从小的教育有关。

如果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对他百依百顺,他长大后就会变得游手好闲,过于依赖父母。

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他就会埋怨父母,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你的无底线讨好,并不是无私,而是除了讨好,无能为力.

相信很多父母,并不是为了宠溺孩子而宠溺孩子。父母一切行为的初衷,都是因为爱孩子。

没有底线的宠溺和讨好,也许只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无奈之举。

但请记住,无底线的讨好不是爱,而是害,害孩子变成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聪明的父母

懂得把握“爱”与“教”之间的平衡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给孩子无底线的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在这一方面,霍启刚夫妇的育儿方式值得很多父母学习。

霍家是出了名的豪门,但却从来不过度地宠爱孩子。

首先,霍家虽然有钱,但霍启刚夫妇并没有在物质方面,过度地富养孩子。

一次,郭晶晶带儿子外出,眼尖的网友发现郭晶晶的儿子穿着她儿子的同款鞋子,鞋子的价格是200多。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小孩子对奢侈品、品牌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

不管是豪门还是普通家庭,都不必刻意跟孩子强调“我们有钱”,也不必在物质上过度讲求“富养”。

不仅如此,霍启刚夫妇在育儿方面,更是懂得如何平衡爱与教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隔代亲”,爷爷奶奶带孩子总爱宠着孩子,霍启刚的父亲霍震霆也不例外。

郭晶晶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有一次公公霍震霆想带孙子霍中曦去玩。

当时,霍中曦作业还没完成,郭晶晶就按照与儿子的约定,没有做完作业不准出去玩。于是,郭晶晶就让儿子写完作业才能跟爷爷去玩。

从《亲爱的小课桌》学到:高情商的父母,才懂得平衡“爱”与“教” - 天天要闻

很多家庭中,爸爸妈妈都对老一辈插手孩子的教育而感到头疼和无奈,但出于尊重或是维持和平,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也使得孩子仰仗着爷爷奶奶的宠爱,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

但郭晶晶,并没有因为霍震霆的身份而做出退让,而是让儿子懂得约定的重要性,也让孩子明白,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和底线,很好地平衡了爱与教之间的关系。

爱孩子,不是物质上无条件的满足,不是心理上无底线的退让。

只有平衡了爱与教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父母爱孩子,怎样都不为过。但问题在于,很多父母给了孩子太多的爱。

因为给了孩子太多爱,所以他们不忍心让孩子干活、不忍心向孩子索要,甚至不忍心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诉求。

父母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适时地向孩子索取爱。

孩子只有从小感受到爱、从小懂得为爱的人付出,才会成为有爱的人。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 天天要闻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恳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门好运来

农历三月初九在民间传统中是一个充满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和生活经验,总结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习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值得现代人细细品味并实践。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 天天要闻

《四季轮回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缕光悄然穿透薄雾,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径。路边的花草挂着晶莹露珠,仿佛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忆之上。曾几何时,也是在这样的清晨,身旁有你温暖相伴,如今却只剩我形单影只。我徘徊了一个又一个晨曦,期盼着转角处能突然出现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 天天要闻

不喜欢出门,可以一整天在家里的,多半是这3种人

有些人忙碌起来,仿佛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几月都无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闲下来,便仿佛与世隔绝,可以很长时间都不踏出家门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呢?他们一旦有了闲暇时光,便不喜欢出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宁愿一整天都待在家里。其实,他们大多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