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2024年04月24日14:45:29 育儿 1505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比喻,把人按照性格不同分分成了三种类,分别是黑洞型月亮型太阳,既形象又具体。

黑洞型的人代表,喜欢抱怨,好事也想成坏事,杞人忧天充满负能量的人。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月亮型的人,比较容易被身边的人和环境影响,当他们接触到正能量,就也会变得阳光起来。

太阳型的人,他们往往非常主动,永远像太阳一样热烈,是自信又乐观的人。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有像“黑洞”一样的人,随时准备吞噬你

晓亮是朋友推荐的一名理发师,他在美发行业已经摸爬滚打十几年了,因为过硬的技术功底,现在找他理发已经需要提前一周预约了。

他的发廊干得很大,目前已经是老板阶层的人了,真的是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每当提起他的成功,他总是先叹气,他说:“虽然我现在是小有成就了,可是和家庭却彻底决裂了。如果不是彻底走出家庭,也不会有今天的事业。父母像是黑洞一样,让整个家庭都充满了负能量……”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呢?能让一个孩子如此恐惧。

晓亮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有十几亩农田,父母很用心地侍弄着它们。

尽管身边有很多农村人也出去打工赚钱,也有的人在农村创业成功的,晓亮的父亲却从来都没想过自己要做出什么改变。

包括他家的孩子们,也管得很严。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晓亮的哥哥学习成绩很好,初中毕业的时候,考上了重点高中,父亲却觉得在哪里上学都是一样的,自己家的经济条件也很差,不允许儿子出去读书。

甚至在儿子高二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腿摔伤了,经常让大儿子请假回家帮忙干农活。

于是,高考之后,哥哥名落孙山成为了一名农民,父亲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晓亮的学习成绩,不像哥哥一样优秀,所以他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他对理发有着天然的兴趣,在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拿着剪刀给妹妹剪头发了。

再长大一些,家里买了一把电动推子,爷爷、爸爸、哥哥,包括他自己的头发都不用花钱去理发店了。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晓亮想要出去学习理发,父母却非常反对,他们觉得理发不是个正经行当,还不如去当地的工厂当一名技术工人。

晓亮经过了软磨硬泡和连哄带骗说出去打工,工资更高,终于离开了家和父母。

他先是给理发店当学徒,偷偷地学习师傅的技术,后来终于当上了“大工”,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省吃俭用,有了自己的的小店面,再到后来的连锁店……

虽然做了这么很多,晓亮的父母都是不知情的,他们的认知里,儿子只能规规矩矩地种地、打工,否则赔钱了怎么办?

所以,晓亮根本就不敢告诉他们,只能隐瞒和远离,才能有一点发展的空间。

好的父母,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让他们看得更高、更远。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而有一些父母,是把孩子拽在泥泞里,不想让他爬出来。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家庭不怕穷,而是怕短视。

如果父母在这几件事情上较真,真的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第一,总想指挥孩子听自己的

父母总是在自己的认知里,想要指挥孩子的一切,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为如果我们真的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认知里,孩子只可能会比你更短见,真的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创造力,这样孩子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整个家庭才能兴旺起来。

第二,父母吵架,经常家庭内耗

夫妻关系是家庭里最重要的关系,爸爸妈妈感情恩爱,家庭关系融洽和谐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相反,如果孩子在一个爸妈永远在争吵,家人互相内耗的环境里成长,就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可能会自卑、敏感。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所以,父母尽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互相埋怨,让家庭和睦起来,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第三,父母永远在抱怨,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父母是孩子的亲人,更是孩子的导师,聪明的父母总是像太阳一样充满了力量和希望。

当孩子摔倒了,爸妈会告诉孩子只要你勇敢点,就能跑得更快,而充满负能量的父母却会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孩子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家庭最大的悲哀并非贫穷,而是父母在这些事上较真,限制孩子发展 - 天天要闻

父母的鼓励可以让孩子战胜困难,而抱怨只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将来真的一事无成。

所以,不要做一个只会抱怨的父母,我们充满正能量,孩子才能勇往直前,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加速战略布局!伊利金领冠全球新品香港发布,开启婴幼儿营养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闻

加速战略布局!伊利金领冠全球新品香港发布,开启婴幼儿营养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团在香港举办全球新品发布会,推出金领冠珍护铂金、金领冠托菲儿敏益、金领冠托菲儿敏初三款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发布会现场,伊利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领冠”与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连锁品牌万宁达成战略合作,将全面进入香港200余家万宁门店及线上销售,正式登陆香港市场,标志着伊利婴幼儿营养品...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 天天要闻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年少不懂事,老来才知其中味。岁月沉淀,我们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们更懂亲情;阅历多了,我们才体会到父母引导的意义。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适度引导,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东西,能让我们在岁月长河里稳稳地走。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
父母成了“儿童经纪人”?“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频出 - 天天要闻

父母成了“儿童经纪人”?“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频出

原标题:“晒”娃变“啃”娃?“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调查哭闹打架、暴饮暴食、测评成年人化妆品、模仿奇怪行为……半月谈记者发现,多个社交平台上的亲子账号虽流量火爆、吸粉众多,但其发布的短视频引发争议。一些“亲子流量”账号已从记录孩子成长异化为制造营销“商机”。用小孩哭闹打架来“吸睛”?“试一款不脱妆的...
儿子一句“吃了药喝啤酒”,妈妈一直记心里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闻

儿子一句“吃了药喝啤酒”,妈妈一直记心里救了他一命

人们常说的“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不可轻视。近日,重庆市渝北区公安、消防、卫生部门联合,成功将一名酒后服用感冒药陷入昏迷的年轻男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我联系不上儿子了,他现在有可能很危险!”5月14日,渝北公安悦来派出所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原来,市民代女士与独居的儿子刘某失联已近10小时,没有儿子的消息,心...
《是女儿是妈妈》:李嘉格的“婆妈”困局 - 天天要闻

《是女儿是妈妈》:李嘉格的“婆妈”困局

看《是女儿是妈妈》,还蛮心疼李嘉格的。 我都有点担心她的精神状态了,长期处于如此复杂难解的情感关系中,自己暴饮暴食很容易情绪崩溃,也会影响到她自己的身体,严重的精神内耗,更会危及到她自己跟....
湘潭“三网联动”筑牢母婴安全生命线 - 天天要闻

湘潭“三网联动”筑牢母婴安全生命线

视频监控截图。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莉莎 通讯员 苏艳敏 湘潭报道“医生,医生!我老婆要生了!”5月4日11时44分,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绿色通道传来急促呼喊,孕38周+2天的尹女士被丈夫搀扶着踉跄入院。当转运床刚抵达妇产科急诊室,新生儿的小脑袋已完全娩出。“就地接生!”医护人员瞬间启动“快进模式”,消毒铺巾、托举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