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2023年11月06日17:28:10 育儿 1026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情绪理解,一直以来都是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中长期关注的问题。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作为学前儿童适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洞察和理解情绪的能力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同伴接纳和亲社会行为具有关键影响。

研究表明,具有较强情感理解能力的幼儿具有更好的同伴关系,并且在相互交流中具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情绪感知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高,情绪控制水平越高,社会问题越少。

目前,学龄前儿童的情绪理解主要集中在根据表情线索识别和命名的能力,理解引起情绪反应的外在因素的能力等方面。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并且已有研究回答了不同年龄应具备的情绪理解能力,但是对不同层次情绪理解能力的年龄发展,仍缺乏纵向研究。同样,情绪理解在性别特点上也没有得出统一结论。

执行功能的各个维度对情绪理解都有显著影响。

其中抑制性控制和工作记忆都与情绪理解密切相关,但认知灵活性在儿童情绪理解中的作用还没有完全被理解。

且以往研究中对于学前儿童认知灵活性、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的研究不够全面,样本量也较少,得到的结果之间没有很高的一致性。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更重要的是,认知灵活性和情绪理解在3-6岁都有一个显著的发展。

因此,研究招募3-6岁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学前儿童认知灵活性和情绪理解发展的特点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不仅有助于为学前儿童情绪认知发展的研究提供实证证据,还可以让父母和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帮助幼儿,促进其认知发展和身心健康。

一、认知灵活性和情绪理解之间的关系

认知灵活性和情绪理解分属认知和情绪的两个方面。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然而这两个方面并非独立存在的,鉴于大脑及其功能的完整性,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包括不同层次的生理和心理内容,并相互作用。

认知灵活性的本质是使个体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快速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而情绪理解是指个体在面对情绪性刺激时所发生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由刺激或场景驱动的从表象层面到概念层面的加工过程。

西肯比莫等人提出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需要认知灵活性来约束思维定式,协调内外部线索来适应环境,对更复杂的情绪理解需要儿童灵活地处理某些上下文或情绪线索的误导性信息。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大量研究表明,情绪理解能力的提高与各种认知能力有关,尤其是在执行功能方面。

一些研究者认为,执行功能的不同组成部分的进步对于情感理解的发展是必要的。

国外学者Rhoades等人认为,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控制能力的儿童更有可能在情绪理解方面获得更高的分数。

Morra等人的研究报告说,工作记忆容量是情绪理解发展的重要预测因子。

Silkenbeumer等人的研究提出,幼儿情绪胜任力的发展需要执行功能对其外在的情绪行为进行调整。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需要认知灵活性,以抑制原有的内部思维,并切换外部行为以适应外部环境。

国内学者李泉的研究发现,执行功能对幼儿情绪胜任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最近冯廷勇等人的研究中以98名4岁和5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追踪技术,探讨了认知灵活性对情绪理解发展的影响。

结果表明认知灵活性对4~5岁儿童的情绪理解具有预测作用,此外早期的认知灵活性通过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推动后期的情绪理解。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执行功能的各个维度对情绪都有显著影响,其中对抑制性控制和工作记忆与情绪关系的研究较多,且都与情绪理解关系密切。

然而对认知灵活性与情绪理解的关系研究较少,并且认知灵活性在儿童情绪理解中的作用也没有完全被理解,这是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二、讨论

1学前儿童认知灵活性发展特点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认知灵活性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在卡通分类任务中的正确率已达到90%以上。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说明学龄前期儿童的认知灵活性总体已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存在显著差异。

发展趋势上5岁之前发展较为迅速,5岁左右大幅提升,几乎接近满分水平。

这说明随着知识的增加和大脑皮层的发育,学前儿童对规则的表征越加具有层次性,能够在两套不相容的规则间进行灵活转换,从而产生质的飞跃。

5岁之后发展较为平缓,这可能反映出5岁及以上的儿童在这方面的能力水平较高。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其他研究也有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这可能与实验任务的异质性和实验实施的时间有关,DCCS的适用对象为学前儿童。

但时随着社会发展和幼儿认知能力发展期的前移,DCCS范式很可能导致天花板效应的出现。

此外,研究还发现认知灵活性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认知灵活性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孩比男孩更擅长听我们的指导,注意力和记忆力相对更好一些有关。

2学前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特点

3~6岁学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各年龄段得分差异显著。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学前儿童对不同情绪及情境类型在年龄、性别等要素上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表情识别发展特点

首先,我们考察了学前儿童对四种不同类型面部表情的识别特征,发现表情类型的主效应显著,且幼儿对四种不同类型的面部表情的识别顺序为开心、生气、伤心、害怕。

具体地,学前儿童对害怕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开心、生气、伤心三种表情,而生气、开心、伤心三种表情的识别正确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但开心和生气的识别正确率要高于生气,其中对开心的识别正确率最高,接近满分,这一发现与刁洁、何阳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究其原因,可能与学前儿童的生活环境和经验有关。

具体来说,当儿童还是宝宝的时候,由于各方面还未发展起来,还不具备坐立和感知情绪的能力。

因此从宝宝的角度看到到的是父母和其他养育者的表情,而父母和其他养育者会在宝宝面前表现出的更多积极的情绪。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同时宝宝也会出现一种取悦父母和其他养育者的反射性微笑,从而为自身赢得更多的爱护。

因此,与其他情绪相比,积极情绪首先对个体表现出价值,积极情绪也是孩子发展较早、更容易受到的表达。

因此,3-6岁学前儿童对开心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最好。

除此之外,学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大量使他们感到开心、和生气的生活事件,这时父母及周围人通常会引导幼儿合理地表达他们体验到的这些情绪。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而对于伤心、难过这种情绪,父母及他人通常很少表露,虽然孩子的表现会让父母感到失望和悲伤,但父母并不会表达出他们的感受,所以幼儿识别悲伤的能力不如愤怒。

另外,作为幼儿的养育者、引领者和保护者,父母及周围人也很少会让幼儿处于害怕恐惧的环境下,并且也很少表露出这种情绪。

这使得幼儿对害怕的情绪体验相对较少,因此对这种情绪体验相对陌生,对其相应表情的辨别能力也相对较差。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幼儿对表情再认的反应比表情命名的快,正确率也更高,这可能与幼儿的言语发展有关。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具体来说,表情再认要求幼儿听到带有情绪的词语后,指出对应的面部表情图片,其认知水平较低。

而表情命名需要幼儿拥有一定的情绪词汇储备量,并且与表情再认相比,其认知水平也要求更高。

研究还探讨了学前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年龄特征,发现年龄的主效应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呈现出递增的总体趋势。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其中开心、伤心、生气三种面部表情的识别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只有少数3岁幼儿不能正确识别。

4岁幼儿的识别成绩好于3岁幼儿,识别能力有所提升,5岁、6岁幼儿的识别成绩更高,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害怕的表情,只有极个别的3岁幼儿能够识别,经过四、五岁中间两年的发展,到学前末期也只有一半左右的6岁儿童能够识别。

说明幼儿对开心、愉快、生气三种表情识别已较为成熟,同时也印证了3-6岁是幼儿开心、伤心、生气等表情识别发展的关键期。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各种基本情绪类型的识别能力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提升,而对害怕这种表情的识别能力可能要延迟到学龄阶段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此外,研究还发现性别的主效应显著。

表现为女孩面部表情识别的整体能力略强于男孩。

学者们认为这一现象可能与父母对女孩的情绪更为关注有关,导致女孩对情绪的觉察更为敏感,更容易从面部表情线索中推断出情绪结果,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害怕表情上。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研究还发现,情绪类型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的分析表明,幼儿的性别差异在高兴、伤心和生气的表情识别上并不明显。

然而在害怕的表情识别上,女生的表现显著好于男生。

我们认为通常情况下,男孩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优于女孩,所以在面对害怕的时候,不如女孩表现强烈,导致对于害怕这种表情没有女孩那么敏感。

情绪情景理解的发展特点

首先,我们应用情绪观点采择任务考察了幼儿对四种不同类型情绪情境理解的特征,发现情境类型的主效应显著。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情绪情景的辨别、愿望和情绪关系的理解这两种任务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后两种。

可以看出,学前儿童对情绪情景的辨别、愿望和情绪关系的理解的发展已处于较高水平,得分基本接近满分,对于这两种类型的情绪理解出现了“天花板效应”。

基于线索的情绪理解在整个学前阶段都处于上升发展的状态,在学前末期基本达到成熟并维持稳定。

而对于信念和情绪关系的理解则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缓慢发展的过程,在整个学前阶段发展较为迟缓。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究其原因,情绪理解的这四种情境类型代表了外部的和心理的两种不同的成分,而情绪情景的辨别、愿望和情绪关系的理解是外在的组成部分,是较低层次的情绪理解。

且它是对一些简单情景类型的感知,构成了理解其他几项任务的基础,因此幼儿对这两种情景类型的理解具有更高的得分和更好的发展。

而信念处于心理的内在成分中,其情况更复杂,它涉及对世界的描述或解释,因而更难理解,因此它的得分最低。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由于对这些心理状态理解的难度不同,基于这四种心理理论的情绪情境理解能力也体现出发展顺序的特异性。

幼儿在3岁时,情绪情景的辨别以及情绪和愿望关系的理解能力就以得到发展,且故事情景和其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幼儿对此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研究表明,幼儿在4岁时信念和情绪关系的理解能力才开始发展,4-5岁期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因此信念和情绪关系的理解出现时间要晚于前两者。

3到6岁是幼儿认知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其发展有何特点? - 天天要闻

线索和情绪关系的理解与记忆有关,即知道线索是引起情绪的原因,这一能力要较晚于前几个层次的出现。

研究表明3~6岁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因此幼儿对线索和情绪关系的理解要好于对信念和情绪关系的理解。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听见河西的千年心跳——《燕云十六声》原声乐辑 - 天天要闻

听见河西的千年心跳——《燕云十六声》原声乐辑

黄沙漫卷的玉门关外,驼铃与羌笛穿越千年时空,在《燕云十六声》的河西篇章中交织成一曲荡气回肠的江湖长歌。这片连接西域与中原的苍茫土地,正以声音为经纬,编织着比刀光剑影更深刻的江湖叙事——河西原声乐辑已于网易云音乐全线上线,邀你以耳为舟,共赴一场穿透时空的音律奇旅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 天天要闻

这3个地方越舍得,越有福气 (精辟)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园丁般精心培育着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却不经意间播下了荆棘的种子。生活的模样,归根结底,不过是“选择”二字的映照。你的时间倾注于何处,你的成就便绽放在哪里。以下这三个地方,若能学会舍得,有舍方有得,花费的时间,才算真正赋予了意义!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 天天要闻

金庸为何让黄蓉战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轻时犯了何等罪过

如果要让你选出最喜欢的金庸小说是哪一部,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尽管《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这些金庸后期的作品更为成熟,但在多数金迷心中,最经典的一部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可以说金庸是借这部作品在武侠小说界站稳了脚跟,而这部作品的成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