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2023年09月04日09:26:09 育儿 1633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

父母需要顺应孩子成长的感觉和节奏,在合适的时候予以管教。

作者 | 枫子

家庭教育咨询师王琳分享过一个案例。

13岁的男孩,调皮捣蛋,不服管教,很令人头疼。

父亲李先生认为教育男孩不能心软,于是每次对儿子非打即骂。

这天,儿子写作业时又偷偷上网玩游戏,李先生发现后,直接把手机砸了,还打了儿子一巴掌。

没想到这一次,儿子竟抬起手“回敬”了他。

李先生无比震惊。

他不懂,为什么邻居家10岁的男孩,父亲一声厉喝,他就立马知错改过。

而自己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儿子却越管越叛逆。

王琳一针见血指出:管晚了。

儿子小的时候,李先生忙于工作,疏于管教。

现在儿子已经步入青春期,有了强烈的自尊意识,他还想着用权威去压制,往往只能起反作用。

想起李玫瑾教授给父母们的建议:

孩子要趁早管教,这是立威。12岁以后,沟通方式则要改变,转为示弱。

男孩性子野,不加严管,容易滋生各种恶习。

一味严管,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抗。

所以,最好的养育,一定分年龄段,分教育手段。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管教孩子,一定要趁早

超级育儿师》里有一个8岁男孩,脾气很不好,动不动就大喊大叫,还喜欢动手打人。

但妈妈却对他百般纵容。

渐渐地,儿子越来越不把妈妈放在眼里。

他心情不好了,就以打妈妈为乐。

妈妈不过说他一句,他就怒火中烧,对妈妈一顿抓、掐、锤、踢、打,甚至,还拿棍子打妈妈。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妈妈的脖子上,后背,手上全是孩子的抓痕,痛得直掉眼泪,却仍没有一句责备。

始终是步步退让,连连求饶。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妈妈说:“之前我哭,他会心疼我,现在我哭,他也无动于衷。”

“我很爱他,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喜欢打我。”

研究表明,受体内睾丸素的影响,很多男孩小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

父母不管不教,任其发展,孩子爬到父母头上作威作福就是早晚的事。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就曾告诫父母们:“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必须管教,必须惩戒。”

教育学领域,孩子3-12岁被称为“水泥期”,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性格形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想要培养一个有教养、懂规矩的男孩,父母一定要在12岁前严格管教,让男孩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1. 孩子任性耍赖,说“不”

很多研究表明,孩子3岁之后跟父母提出的很多条件都是“试探性”的。

即他提出来的条件,有时候并不是他真的想要,只是试探一下父母的底线。

这时候父母一定要学会坚定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哪怕他撒泼打滚,哭闹不止。

不妥协,不迁就,孩子才能知道做事的分寸,不会再靠情绪化表达来解决问题。

2. 孩子没有规矩,说“不”

很多家长惯着孩子,把不守规矩当作活泼可爱,把不讲道理当作独立自主。

却不知,你由着3岁的他抢别人玩具,5岁的他,就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你惯着7岁的他说脏话骂人,9岁的他,只会越来越目中无人。

再往后,11岁、14岁、18岁……

他只会越来越无所顾忌,漠视规则。

父母可以纵容他,但别人不会由着他,社会更不会惯着他。

让孩子知敬畏、守规矩,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3. 孩子习惯不好,说“不”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孩子习惯不好,一定不能惯。

比如:自私懒惰、爱玩游戏、沉迷手机、拖拉磨蹭……

这些坏习惯,必须趁孩子还小,消灭在萌芽状态。

趁早戒掉坏习惯,才能养成好习惯。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12岁以后,父母要多示弱

男孩进入青春期以后,很多妈妈都有一个切身体会:

之前的教育方法,统统不管用了。

他们就像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一言不合就顶撞父母,大吼大叫,甚至离家出走。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父母不再是孩子世界里的天神,而是孩子走向独立时需要推翻的权威。

他们所有的折腾、叛逆、暴躁,其实都是想打败父母、为自己争夺自主权。

此时,如果父母不转变策略,还想和男孩一较高下,输的往往是自己。

曾看过一位网友的分享。

15岁的男孩,正值青春叛逆期。

不仅瞒着父母染了花花绿绿的头发,打了耳钉,还经常逃课去网吧玩。

为此,父亲没少打他,父子俩一度闹得很僵。

某天夜里,他又趁着父母熟睡,偷偷溜出家门,和几个同学去了网吧。

一直到凌晨5点,他起身去买饮料时,突然看见了在网吧门口徘徊的父亲。

当时,父亲没有骂他,也没有厉声指责,而是带他去吃了早点,还给他塞了些钱。

他这才知道,父亲起夜发现他不在家后,立马出门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找。

凌晨3点,父亲这才在这家网吧看见他,本想直接冲上去把他带走,却又怕这样做,他在朋友面前下不来台,于是选择守在门口。

父亲说:“我知道,是我和妈妈对不起你,为了挣钱没有好好陪你,但是你还小,网吧这种地方人员复杂,我真的很担心你的安全。”

他很受触动,之后,他不仅不再逃课,戒了游戏,还发奋努力,最后还考上了一所本科大学。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男孩说:“父亲都如此放低身段了,我再和他较劲,就太没意思了。”

陪伴青春期的男孩,比起强硬的逼迫,柔和退让显得更有力量。

当然示弱并非软弱、无底线,而是以尊重为前提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养育智慧。

1. 用询问代替命令的口吻

没有一个人喜欢被强迫,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用商量的语气把意见提出来。

感受到被尊重的孩子,自然会慢慢收起身上的刺,慢慢靠向你。

2. 用朋友代替家长的身份

放下家长的架子,少一点高高在上的说教,多一点“我理解你”的共情。

搭建在平等之上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和你沟通、亲近。

3. 用放手代替强势的教育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不要当孩子的监工,要当孩子的帮手。

让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学会自我负责,他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最好的教育:

小时候给他扎针,长大后给他翅膀

教育学上,有一个“漏斗法则”,说的是:

孩子年幼时,父母严管孩子,可以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地基,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学着放手,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最终成为一个思想和人格独立的人。

这种“先紧后松”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的人生路越走越宽广。

李玫瑾:养育男孩,12岁前立威,12岁后示弱 - 天天要闻

育儿专家金韵蓉,对儿子的教育就是如此。

儿子小的时候就懂得给他“扎针”:教他守规矩,养成好性格、好习惯。

有一回,儿子在餐桌上乱扔青菜,老公立马把他带出门“管教”了20分钟才让回桌。

儿子大一些了就给他翅膀:父母主动示弱和退出,引导儿子走向成长。

儿子15岁那年放假回来,和她说:我亲过6个女孩。

金老师吓得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

但她没有批评,没有说教,而是选择“亲子对谈”,把自己的想法和担心和儿子说清楚。

儿子也告诉她:“放心,我知道,我又不是傻瓜,老师说了,我们现在还小,还不能负责任呢。”

很多人质疑金老师的管教方式,怎能如此放任孩子?

金老师却表示:“我们选择了一种让自己寂寞,却放手让孩子成长的方式来爱他,而他,也因为心里满载父母的爱和信任,展翅高飞,成为今天如此优秀的年轻人。”

事实上,从小被严格管教过的孩子,长大之后,自己就能够运用年幼时养成的良好品格约束自己,值得父母去“放手”。

她的儿子,10岁时就只身一人到英国求学;

初三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工,高中毕业时,他用打工的积蓄,实现了欧洲游的梦想;

大学期间,他从服务生一路做到了首席调酒师

读研究生时,他成为英国首相的新闻观察员之一;

25岁,他已经成立了两家公司。

对男孩儿时的严管,成就的是他们长大后飞翔的翅膀。

所以啊,管孩子要趁早,爱孩子要放手。

有句话说得特别有道理: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和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在该严管的时候严管,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地基。

在该放手的时候舍得放手,让孩子学会展翅高飞。

点个赞吧,与家长们共勉。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爸爸当家·慢享季》开播,育儿日常折射万千家庭缩影 - 天天要闻

《爸爸当家·慢享季》开播,育儿日常折射万千家庭缩影

以真实细腻视角,刻画出多维度的“新父职实践图景”,用多元样本打开科学育儿新思路。育儿观察类真人秀《爸爸当家·慢享季》近日温暖回归,“全职爸爸互助会”除了有老朋友李艾、魏晨、张雅莲,还有“超模妈妈”奚梦瑶、“三孩爸爸”刘嘉裕(弹壳)惊喜加盟,
一个人,有没有福气,看他的儿女的情绪状态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一个人,有没有福气,看他的儿女的情绪状态就知道了

有人家里氛围压抑,儿女情绪消极低落;有人家里温馨和乐,儿女情绪积极向上。这不同的表现,透露着家庭深层差异。儿女的情绪状态,是父母福气的映照。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儿女情绪状态好,家庭往往充满生机,福气也跟着来。一个人,有没有福气,看他的儿
汪小菲晒儿子生日照引发热议正脸曝光引发关注 - 天天要闻

汪小菲晒儿子生日照引发热议正脸曝光引发关注

2025年5月11日,一个不起眼的日子,却因一张照片而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的焦点。那天,汪小菲在朋友圈发出一组家庭合影,简单的笑脸背后却藏着一场关于隐私、争议与家庭纷争的激烈较量。照片中,一个小男孩的脸清晰可见——笑容天真,眼睛亮晶晶。有人说朋
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别只看老公、孩子,而是要看脸 - 天天要闻

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别只看老公、孩子,而是要看脸

大家好!我是楠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承蒙抬爱,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楠芝,点赞共勉。有多少女人是这样的呢?一味的觉得自己的福气就是老公,就是孩子,每天除了老公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其实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你看一看她的脸就知道
妈妈回应健身达人“山阿”离世:跟抑郁症斗争十多年,最终选择离开 - 天天要闻

妈妈回应健身达人“山阿”离世:跟抑郁症斗争十多年,最终选择离开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5月14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获悉,健身达人“山阿”的妈妈通过社交账号@山阿透露:“山阿跟抑郁症斗争十多年,最终选择了离开。”5月12日,“山阿”的母亲发文,称儿子已于2025年4月8日离世,生命停留在33岁。讣告中写道:他(山阿)曾如一颗星,用温柔明亮的大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善良和美感染身边的亲人...
提醒:危险,别买!“小哪吒”“小敖丙”被集体查处 - 天天要闻

提醒:危险,别买!“小哪吒”“小敖丙”被集体查处

走在商场、公园常常能看到孩子们手里拿着哪吒、敖丙形象的氢气球既可爱又吸睛这款以“小哪吒”为形象的卡通气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TA却暗藏危机偶尔还会冒出“三昧真火”↓↓↓近日,北京房山警方查处77个卡通气球这些气球每个直径半米左右被制作成吸引
“90后”健身博主山阿离世,年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 - 天天要闻

“90后”健身博主山阿离世,年仅33岁!妈妈透露原因

5月12日,健身圈传来噩耗,据山阿的母亲发文得知,其儿子山阿已于4月8日离世,将生命停留在33岁。“山阿”妈妈在评论区留言称:“希望可恨的抑郁症远离人类,最想看到每个人都健康快乐!”据悉,“山阿”出生于1992年,是一位健身达人,其账号里全是有关健身的动态。5月14日,话题#90后健身博主山阿离世# 上了微博热搜。在...
金龟子女儿回应蹭妈流量,多家公司名字跟母亲有关 - 天天要闻

金龟子女儿回应蹭妈流量,多家公司名字跟母亲有关

近期,金龟子女儿在直播中回怼了网友对于她“蹭妈妈流量”的言论:“我妈这么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蹭吗?那我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儿子蹭吗?您多努努力,您的孩子也能蹭您的。”数据显示,金龟子女儿1分钟视频报价15万,其近30天共直播13场,总销量为25万-50万,总销售额为1000万-2500万。其账号主页商品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