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我是2021年一枚新晋宝妈,自从怀孕后,就有意识到自己是个新手妈妈,第一次为人父母,需要学习,所以有个愿景是读100本育儿书。
当前《陪孩子终身成长》是读的第23本,虽然进度缓慢,但确实一直在前进着。
今天分享我读后的3点收获,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二、我的三点收获
樊登总结出建立起亲子教育的三根支柱是:无条件的爱、价值感、终身成长的心态。这三根支柱对我有启发且影响自己行动,现在逐一拆解下。
1、无条件的爱
1)定义:什么叫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
2)为什么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因为给了孩子无条件的爱,是为孩子提供幸福和勇气。
孩子有了幸福和勇气,那她做事情时就会更正向。反思自己的行为,确实有时会威胁恐吓,例如,乖乖吃药就是好孩子,不吃药不给玩具玩等。
3)我接下来的践行清单
⭕️ 不做交换:尽量不要用物质条件和孩子做交换。如考试成绩好或者什么做的比较好,就奖励物质上的东西。
或者即使奖励物质上的东西,也要告诉孩子,自己是爱她的,并不是因为成绩好才爱她
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的是成绩,根本不是孩子自身。
️️⭕️ 不恐吓威胁:注意不恐吓威胁,尽量和孩子通过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孩子把饭搞撒了,不恐吓威胁说你在把饭搞撒了,就不给你吃了。
当前对撒饭问题,家里人和自己确实多少都存在恐吓威胁,所以希望自己能负责沟通和训练家里所有人的语言,让家里尽量不要有恐吓威胁的语言系统。同时自己也要多觉察自己。
可以换种说法,例如,你把饭弄撒了,饭就变少了,会导致你吃不饱,而且撒了后,妈妈也不愿意承担打扫的工作,所以我们商量下,你尽量好好吃饭,不要撒到外面。
2、价值感
1)定义:什么叫价值感?
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2)为什么要培养孩子有“价值感”?
因为这能让孩子有内驱力去创造成就。价值感是要找到,是什么让这个孩子有动力出去做事,让他愿意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让他想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人。
3)我接下来的践行清单:
⭕️多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价值感?
我的想法是多去发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提出表扬,但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的方法,而应该赋予它意义。
多做一些引导,让孩子看到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
让他意识到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状况。这时候,他对自我的评价就会很高。
例如我可以让她参与到做家务中,这样减少一些爸爸妈妈上了一天班后还要做家务的疲劳。
3、成长型心态
1)定义:什么是成长型心态?
成长型心态指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能够使个体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有勇气和毅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2)为什么要培养“成长型心态”?
成长型心态是一切美德背后的美德。作者认为,培养成长型心态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
同时,成长型心态也有助于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的培养,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从而开展更好的学习和自我提升。
此外,成长型心态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热爱学习,持续学习,从而实现终身成长和自我提升。
3)我接下来的践行清单:
⭕️积极的语言互动。和孩子互动时尽量用积极的语言,而不是经常批评孩子并给孩子贴标签。我觉可以拆解为以下几点:
① 维持良好的对话氛围:和孩子交谈的时,保持尊重、耐心、倾听和关心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更愿意和你进行积极的语言互动。
②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与孩子共同探讨涉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提供能够启发孩子思考和激发好奇心的问题。
③ 提供鼓励和赞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积极的鼓励和赞赏,这将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当他们取得进步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④ 与孩子分享生活经验: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故事,让孩子了解你的思考过程和决策方法,这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启示和正面榜样,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和交流。
⭕️允许失误和挫折。学会给孩子自由探索环境,让他有机会尝试新事物,并对他的失败进行正常化处理。
我相信允许孩子体验失误和摧折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成为自我控制和适应性强的人。
就像樊登老师所说:“如果具有终身成长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每一次犯错都是学习的机会”。
三、最后
孩子有点像一棵大树,无论父母保护欲与控制欲多强,除了浇水、除虫、培土等有限事情外。
其他很多事情,如阳光与气候等是无法掌控的,需要孩子自己去努力扎根、抵御风雨。
因此父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例如书中所说,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引导其持续获得价值感,其余的静待花开。
以上,和所有渴望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