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2023年01月26日21:22:09 育儿 1894

有人说:教育孩子,有时候你越用力,反而越是大忌。适时地放手和松绑,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既成绩优秀,又人人夸赞。

以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表现稍有差错,父母就开始责怪,打骂,一味地跟孩子较劲。

殊不知,越是跟孩子较劲,孩子越叛逆,越无法优秀。

尤其是孩子越来越大,到了青春期,这种现象就更加严重。

而真正高层次的父母,早就远离了与孩子较劲。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 天天要闻

前段时间看了一段视频,女孩因为被父母训了几句,争执不过,冲动之下反锁了房门,坐上了窗台,扬言要跳下去。

消防员闻讯而来,却一时难以破解。

父母不依不饶,消防员想要破门而入,女孩听到响动,竟大声喊着:“你们敢破门,我就敢跳下去。”

无奈之下,消防员们只得边等待开锁师傅的到来,边跟女孩的妈妈沟通,希望妈妈先宽慰女儿几句。

女孩的妈妈竟十分执拗,仿佛双方是仇人一般,不肯后退一步,甚至还说:“我不可能跟她道歉。”

消防员好言相劝了好久,这位妈妈才终于肯放下情绪,跟孩子沟通几句,女孩竟哇地大哭出来。

而后,就在开锁师傅打开门锁的那一刹那,女孩父亲的举动又一次跌破了人们的眼镜,他猛地冲出来,要去打正准备跳楼的女儿。

万幸,父亲被众人拦了下来。女孩也被消防员救了下来。

然而回顾这一幕幕,却叫人不寒而栗。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 天天要闻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大,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父母却一味地跟孩子较劲,非要分出个对错输赢。

每当打开网络视频,映入眼帘的类似事件更是比比皆是。

有的妈妈撕掉孩子的书本,孩子气得绝食相逼;

有的父母对孩子恶语相加,孩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更有甚者,父母打骂孩子,孩子不顾后果跳楼自戕。

太多的孩子都在与父母较劲中,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甚至走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教育学博士钱志亮曾说:

“无数真实案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真相:父母越强势,反而越容易把孩子变差。”

作为父母,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与孩子较劲,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是赢家。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需要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和他们沟通,我们也更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 天天要闻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女孩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穿短裙,染头发,甚至还对纹身产生了兴趣,还偷偷纹了个图案。

这些事情,她都不敢让妈妈知道,担心不被理解,害怕被训斥。

结果有一次聚会时,纹身竟被人不经意间看到了。

那人很不屑地大声说道:小小年纪就纹身,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学生,真是够给你爸妈丢人的!

正当她觉得逃不过被打骂一顿时,妈妈突然站了起来,大声怼了那人:我当妈妈的还没说什么呢,轮得到你说三道四吗?

不仅如此,回到家后,妈妈也没有训她,反而还说了很多关心的话,有一句话让她一直记忆犹新:

虽然妈妈不理解,但是我会尊重你,支持你的选择。

从那以后,她开始安心地和妈妈说自己的心里话,分享自己的想法。

自然,妈妈也能够像朋友一样,倾听她,理解她。

那个纹身,也早就被女孩洗掉了。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 天天要闻

当我们能够从家长的角色中跳出来,放松一下双手,孩子未必会变得不好。

正如作家刘墉曾说:

“只要你愿意肯定孩子,引领孩子,却不干扰他,孩子一定能让你刮目相看。”

我们或许会担心他们碰壁,遇到挫折,但这都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而经历过这些,孩子才会拥有成熟的人格和足够的能力。

当我们能够软下来,一边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去经历,一边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才能够真正成为托举孩子的那个人。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 天天要闻

有人曾说: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的导游,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都有什么,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像游客一样去看,去探索。

真正高层次的父母,都已深谙这个道理。

他们早就放下了与孩子较劲,选择默默地在孩子身边,做一名守望者。

(1)适时闭嘴,远离功利性沟通

很多父母常说:

你看别人家的谁,多优秀啊!

你要是能把xxx的功夫放在正事上,一定能比他们强……

仿佛无论如何,我们的视线都离不开这些世俗功利的攀比。

但事实上,恰恰是这样的话,逼得孩子叛逆,疏离父母。

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并不在于给他讲过什么道理。

而在于让孩子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小孩,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

当我们管住自己要谈功利性话题的嘴巴,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孩子也自然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活得更好。

(2)学会示弱,避免指令式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觉得孩子还小,总是习惯性地发出各种指令,简单强硬地要求孩子去做事。

却忽略了渐渐长大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认同感。

心理学曾指出:青春期实际上是“心理断乳期”,是一个人从依赖父母到走向独立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他们更期望父母把自己当做大人看。

对待逐渐长大的孩子,我们更需要学会示弱,给他们更多的余地发挥,才会收获越来越自信和成熟的孩子。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 天天要闻

(3)尊重孩子,选择陪伴式守护

在孩子遇到选择时,许多父母会不假思索地替孩子做主,殊不知,恰恰是这份不假思索导致了孩子的逆反。

心理学家海恩·G·吉诺特曾经说过:

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


他们就像一个需要贷款而又希望自己财务独立的人。

不管父母的银行多么乐于助人,这些十几岁的借款人都会对银行感到怨恨。

我们不妨谨记这一点,避免不请自来,选择默默守护。

低层次的父母只会和孩子较劲,高层次的父母...... - 天天要闻

养育孩子,从来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其中的比拼,从来都不是家长用力的程度,而是过程中的自我克制和对孩子的默默影响。

正如《认知差》里讲到的:只有放弃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摁下内心的种种情绪,给孩子适度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让其有试错的机会和成本。

如此,孩子才能够拥有愈发坚硬的翅膀,飞往属于自己的未来!

愿每位父母都有不较劲的智慧,养育出能振翅飞翔的少年!(十点读书)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黄山3天捡了18个孩子 - 天天要闻

黄山3天捡了18个孩子

极目新闻记者 刘毅五一假期,不少父母带着孩子到黄山旅游,旅途中有孩子和家长走散。景区工作人员介绍,5月1日至3日下午4时,黄山景区一共帮着父母们找到18个孩子。5月3日下午3时许,在黄山观石亭附近,一位来自南京的妈妈向景区工作人员求助,称十岁的儿子走散了。工作人员找这位妈妈要了孩子的照片,然后发在工作群中。最...
10万+播放的视频告诉你:最爱我们的人,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 天天要闻

10万+播放的视频告诉你:最爱我们的人,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本文1739字,阅读约需4分钟。刷到一个小视频,看完后,脸上虽挂着笑,眼睛却湿润了。“喂,妈,生活费不够了,再给我转1000块钱呗。”“你谁啊?”“妈,我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我是你闺女肉肉。”“现在诈骗电话太多了。”“我手机号码你认不出来吗
大同一商场五一假期邀家长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块可免费带走 - 天天要闻

大同一商场五一假期邀家长孩子“挖煤”,挖出的煤块可免费带走

极目新闻记者 王鹏五一假期期间,有网友发视频在山西大同一商场体验挖煤活动,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很多孩子头戴安全帽,手拿锤子和铲子,化身小矿工不停敲击着煤炭。小朋友化身“矿工”敲煤大同一商场“挖煤”活动大同一商场“挖煤”活动5月3日,记者采访了该活动的负责人马女士。马女士称,活动时间是从5月1日到5日,顾客可...
2岁半小孩童的养胃早餐,长高长个,又是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 天天要闻

2岁半小孩童的养胃早餐,长高长个,又是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哈咯,姐妹们,你们好呀?平时你家的宝宝爱不爱吃饭?我悄悄告诉你们哈,我家二宝真的在这方面让人非常非常非常省心的,饭饭自己吃,而且每次都光盘!他从来不用我喂他,去了商场,也顶多拿个牛奶,其他零食他一概看不上!没有吃零食的习惯就是好。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转变,发现黄玲的美 - 天天要闻

《小巷人家》番外144:庄超英大转变,发现黄玲的美

大年初三本想是好好休息一下,能早点睡觉的,可是去拍全家福就弄到很晚,鹏飞又去安排了吃饭,这一天便是过的更有意义了,回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四个小家伙在车里的时候就已经睡着了,黄玲她们到家已经快11点了,大家把孩子抱回屋里,简单洗漱一
孩子的缺点,就是孩子最大的优势! - 天天要闻

孩子的缺点,就是孩子最大的优势!

每当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父母总是又担心又焦虑,其实每一个“缺点”背后,都有一个潜力和优点! 1️⃣对于不听话有主见的孩子 我们可以告诉自己 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时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