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子女好好成长,有个好的性格。但是,有些父母的教育子女的效果却不如预期,反而是越来越糟。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行为却不一定正确,反而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心理阴影。
其实,养育一个孩子,没有什么绝对的方法,但有些误区是必须要知道的。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6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1.当众批评孩子
当众批评孩子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如果有人夸奖孩子,也有家长会说:“这孩子好什么好啊,一天天光顶嘴,考试也没考好,老让我发愁。”
但是,如果父母能够当众肯定孩子,孩子收获的就是满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是的,我家孩子很努力,也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很棒!”这种当众的肯定会很有力量。
2.家庭矛盾
在不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是缺爱的,容易养成敏感、自卑的性格。如果父母恩爱,孩子会有稳定的安全感、归属感,性格也会比较乐观、自信。
3.不信任
一个孩子帮妈妈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还会把盘子打了。”
一个孩子拿扫帚准备扫地,爸爸马上说:“你别扫了,你扫不干净。”...
父母这样说的原因是不信任,认为孩子小,不相信孩子可以把事情做好,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受到打击,可能会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养成逃避的性格。
往往父母对一些事情不以为然,认为是小事,但是,有些伤痛会留在孩子内心深处,伴随孩子的一生。
4.忽略
有些家长不听孩子说话,或者当孩子说话时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这样容易使孩子认为是正常的行为,久而久之,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或者使孩子养成忽视他人感受的性格。
5.过激惩罚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固执地认为体罚可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是,这样并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孩子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理由,如果家长不去了解原因就简单判断,孩子心中并不会信服,只不过是慑于强大压力而低头。而且,一些过激行为也会给孩子留下心里阴影。
6.责骂贬低
父母随口而出的责骂和贬低,容易打压孩子的自信,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骄傲,选择用贬低的方式“激励”孩子,比如“别人都行,怎么就你不行?”尽管孩子已经很努力并且很满意了,也要说“你做得还不够好,比不上其他人。”这种变相的激励会让孩子承受不了、寒心甚至崩溃。
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1.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大声赞美孩子,真诚地鼓励孩子,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快,会使孩子敢于挑战更难的任务。
比如“考得真好,努力就有收获,要继续加油哦!”
在鼓励和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更自信、更勇敢。
2.关心孩子
孩子的身体比学习更重要,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也要关心孩子的睡眠和身体,因为幸福的载体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孩子多喝一杯牛奶比多做一道习题更重要。
3.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不要对孩子苛求,人和孩子都不会是完美的,不完美才是常态。
如果一定要用严苛的标准要求孩子,那么,孩子很累,父母也会很累,亲子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4.倾听孩子的声音
真正的交流是理解和共情,只有当孩子感觉到了尊重和接纳的时候,他们才会对自己的父母敞开心扉。
比如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回答。
孩子谈话的积极性往往就是在父母的无视和冷淡中逐渐消磨,这也就是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原因。
父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聆听他们的心声,他们才会说出真实的想法。如果大人不重视他们的想法和心声,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胆怯,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总之,教育孩子需从细节着手,大人一定要耐心,注意说话的语气和交流的方法,否则会好心办坏事,和孩子出现争吵。
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么心得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用的话,欢迎关注「佳运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