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玩具,能让玩耍变得有趣,有锻炼价值。积木就是锻炼精细动作、思维、创造力、专注力和解决能力的『复合型选手』。
有时候我在忙,2岁+的小宝能一声不吭站在积木桌前面玩大半个小时,一声妈都不喊~
宝玩酱之前分享了一篇《
这个阶段的孩子,积木叠高如果还不是很稳定,家长可以帮助叠高高,边玩边说:“放上面”、“放左边”等方位词,培养孩子的空间概念。
玩的过程中,也可以和孩子“你一块、我一块”地轮流叠高,让孩子学会等待、轮流。
叠高高后,再跟孩子一起推倒积木塔,孩子会十分开心并反复玩,间接让孩子对积木产生兴趣,为下一阶段玩积木打下基础。
02 谁的积木更多
2岁左右,我们可以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之类的游戏,赢得一方获得一块积木,最后再看看谁的积木更多,让孩子感知数量的多少,培养数理思维。
03 找图形,辨颜色
之前带孩子去一家室内游乐场玩,一位小姐姐拎出一盒恐龙币和孩子们互动玩游戏。她先是介绍了每一只恐龙的名字,接着发出不同的口令,让孩子找出一种颜色的恐龙,一种形状的恐龙币,又或者某一只恐龙,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整个过程孩子们积极又专注,非常锻炼观察力、记忆力和分类能力。
同样的方法,我们也能运用到不规则积木上,让孩子找出某个颜色的积木,又或者某个形状的积木。
04 图形组合配对
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同样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两个半圆形可以组成一个圆形,一个带圆孔的积木需要找圆柱体积木正在放在圆形当中等等。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图形之间相互组合的关系,理解部分与整体等概念。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用眼睛观察不同形状的积木是否能够对得上,能锻炼和提升观察力。
05 积木排队
妈妈可以将不同特征的积木排队成列,再让孩子观察规律模仿排列,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06 造型想象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从日常物体启发摆放出物体形状,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将现有的材料拼凑出脑海中的物体,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发挥想象力。
07 搭建过家家场景
我们可以将不规则积木块搭建成简单的农场 、车库,玩过家家时可以把小汽车送回车库。小汽车要“过河”,我们可以为小汽车搭建“桥梁”。
反复枯燥的拼搭游戏,融入孩子熟悉的绘本情节,原本停留在脑海里的画面被搬到现实中,可以锻炼孩子“思考——分析——实操”解决问题的能力。
宝玩酱叨叨叨
有的妈妈跟我说,玩具买回家,玩没几次就不玩了,很浪费。
玩具我们要买好买精不买多,但真正支撑我们理直气壮剁手的,是我们要花心思去解锁玩具的玩法,而不是买回家就扔给孩子瞎玩。
孩子不懂,自己摸索几轮发现还是不会,信心就会受挫,对那个玩具不感兴趣。
声光玩具之所以更受孩子们欢迎,是他们主动发出的音乐和灯光,让孩子不需要耗费力气、被动接收就行,不需要费力主动思考。
那是不是意味着声光玩具就是不好的,不能买?
也不是!玩具的使用要分年龄和场景进行选择。
0-1岁的小宝宝,感官发育正在快速发展,柔和的声光玩具,可以促进孩子视觉、听觉发育。受声光吸引,宝宝还会主动伸手去抓握玩具,锻炼手指灵活度、手眼协调和肩膀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