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早期食物干预可以预防幼儿食物过敏?

2022年07月05日02:04:28 育儿 1577
Lancet:早期食物干预可以预防幼儿食物过敏? - 天天要闻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项包含了2394名儿童的析因、多中心、整群随机试验显示:在4个月大之前引入致敏食物可以减少幼儿期的食物过敏详见正文。

据估计,食物过敏影响了大约3%-7%的5岁以下儿童;11%的12个月龄以下婴儿;1.4%–3.8%的6-10岁儿童。食物过敏的诊断具有挑战性。目前,口服食物激发试验是区分报告和确诊临床疾病的金标准。食物过敏的初级预防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很大益处。从4个月大开始定期摄入鸡蛋和花生可能会减少高危婴儿的食物过敏。然而,支持在普通人群婴儿4个月前进行早期营养干预的证据仍然很少。

近日,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析因、多中心、整群随机试验,旨在确定普通人群中的婴儿早期进食或应用常规皮肤润肤剂是否会降低食物过敏的风险。该研究于Lancet.(影响因子:202.731)上发布。

Lancet:早期食物干预可以预防幼儿食物过敏? - 天天要闻

研究设计

研究团队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stfold医院信托基金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进行了一项2×2析因、群集随机试验。

在产前进行常规18周超声检查妇女的婴儿在出生时被随机分为以下4组:

(1) 非干预组;

(2) 皮肤干预组(皮肤润肤剂、沐浴添加剂和面霜;从2周龄到<9个月龄,每周至少4次);

(3) 食物干预组(从3个月龄开始早期补充花生、牛奶、小麦和鸡蛋);

(4) 联合干预组(皮肤和食物干预)。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1∶1∶1∶1)。主要结果是在36个月龄时对任何干预性食物过敏。主要疗效分析通过意向性治疗分析完成,包括所有随机分配的参与者,除了三名撤回同意的个体。

结果

研究团队在2015年4月14日至2017年4月11日期间招募了2397名新生儿。其中,非干预组(597人),皮肤干预组(575人),食物干预组(642人),联合干预组(583人)。非干预组、食物干预组和皮肤干预组各有一名参与者退出试验。

最终有44名患儿食物过敏,非干预组中14例(2.3%),皮肤干预组中17例(3.0%),食物干预组中6例(0.9%),联合干预组中7例(1.2%)。32名儿童被诊断为花生过敏,12名儿童被诊断为鸡蛋过敏,4名儿童被诊断为牛奶过敏。没有人对小麦过敏。

与无食物干预组相比,食物干预组的食物过敏率降低(风险差-1.6%[95%CI-2.7至-0.5];优势比[OR]0.4[95%CI-0.2至0.8]),但与皮肤干预组(0.4%[95%CI-0.6至1.5%];OR1.3[0.7至2.3])相比无显著交互作用(P=1.0)。每预防1名儿童的食物过敏需要63名儿童及早接触致敏食物。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

在一般人群中,从3个月龄开始接触致敏食物可降低36个月时的食物过敏。及早引入常见的过敏性食物是预防食物过敏的安全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HO S, Lie A, Vettukattil R, et al. Early food intervention and skin emollients to prevent food allergy in young children (PreventADALL): a factorial, multicentre, cluster-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2022 Jun 25;399(10344):2398-2411.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 天天要闻

萌态百出!熊猫宝宝圆润如煤气罐,网友:这谁能顶得住啊!

在翠绿茂密的竹林中,藏匿着一群令人忍俊不禁的可爱使者——熊猫宝宝。它们宛如一颗颗精致雕刻的玉球,圆润得如同家中的“煤气罐罐”,让人一见便心生欢喜,爱意满满。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宝宝不仅因其黑白分明的独特毛色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在全球圈粉无数,更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 天天要闻

妙笔天成,弘扬国粹——张德聪

篆书,作为中国古老书法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篆书书法中,其字形匀称、线条优美,给人以古朴、端庄的美感。张德聪先生的篆书,每个字的线条都呈现出一种流畅、圆润的美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享受。特别是在书写长篇作品时,篆书的线条之美更加凸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 天天要闻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有哪些特殊方式

熊孩子在情感表达上确实有一些特殊的方式,这些方式可能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方式:直接而强烈的表达:熊孩子可能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经过太多的修饰或考虑。例如,他们可能会直接告诉父母他们想要什么玩具或食物,或
这一生,为何而忙? - 天天要闻

这一生,为何而忙?

人的一生,短暂且无常,灾难痛苦,生老病死,我们都要面对。这一生,有顺境也有逆境,坎坷波折,风雨同行,我们都需承受。这一生,身不由己,责任重重,压力在肩,我们都必须应对。人生,无法重来,生命短暂且多变,我们都需接纳。一生之中,或苦或甜,或顺或逆,或富或穷,尽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