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拉,原因在于两点:隐形压力+坏情绪。这个我在前一篇文章里面细讲过。那么如何让孩子高高兴兴去写作业呢?也就是要解决这2个原因,可以用这3个方法。
方法一:快速启动法
孩子喜欢磨蹭在于他的大脑里面感觉作业很多、很难,让他难于启动,那么就可以采用20秒启动法,让孩子愉快上手。
心理学家肖恩艾科尔提出来一个20秒法则,如果某件事情需要的启动能量大于20秒,那么这个事情就很难启动。如果你对孩子说,去把这篇课文背一下。孩子会感觉好难,启动能量大于20秒,那么也就难于启动了。要是对孩子说你去把这首诗读一遍,孩子可能立马就上手了。
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周末在家,要是想着又要打扫卫生,又要洗衣服,可能就什么都不做了,直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最舒服。但是如果只是想着收拾一下桌子,可能就马上动手了。只要动手开始做就好办了,后面事情会一点一点被自己做完。这就像发动车子,开始的时候需要的能量大,等车子已经启动,再跑就相对简单了。
所以我们需要先给孩子找个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先启动起来。也就是在他每天做作业之前,把第一个任务安排成比较容易的,也是他喜欢的小任务,让他的大脑神经通过做这件事情快速兴奋起来。
要把作业化大为小,把一个大的学习任务化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任务。
要是孩子正玩得开心,在家跑来跑去,或者正在专注玩游戏,家长要是喊他快点来做作业,这时就更难了,那么这时就需要加入一个静心的环境,让他静下心来安静坐在那,然后再开始写作业,比如让他削铅笔之类。
方法二 :拉清单建立作业顺序
作业如果太多太杂,这时孩子的隐形压力最大,就需要把作业分门别类整理好,一件一件去攻克,比如有5项作业,如果不拉清单,孩子大脑就要同时记住5件事情,这很耗费大脑的能量。但是如果列好清单,写在纸上,这时就把大脑清空了,就不要专门去记这些事情,做作业的时候也就能把所有的大脑资源用于眼前的作业上。这样的效率自然就高了,也不累了。
当然具体如何安排顺序需要让孩子自己定,有些孩子喜欢先难后易,也有孩子喜欢先易后难。
孩子自己列出清单,会让孩子做起作业来更有掌控感。
方法三:记得打勾
每完成一项作业,一定要记得在纸上打勾,这个动作意义重要,因为我们每完成一件事,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会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打勾这个动作就是给我们自己的一个奖励。一旦大脑感觉到被奖赏,就会更愿意做后面的事情,这也是大脑具有内在奖赏机制,能够体会到完成任务时的快乐。
如果孩子安心而又愉快的写作业,父母应该给予言语上的一些鼓励和表扬,同时父母的表情、动作都要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和欣赏。孩子是能感受到父母传递的这些能量,他们会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
但父母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孩子学习的时候,有些家长喜欢跟孩子说,你赶紧写完就可以玩游戏了,快点写完就可以看电视了。这样说其实是把写作业定义为讨厌的事情,父母给作业直接贴上标签了,要是父母经常说类似的话,孩子讨厌写作业也是理所当然的。
通过这三个方法,就能让孩子告别磨蹭拖延,家长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