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智慧:管住脾气,待人和气,处事大气!


人生就像长河,脾气如浪,和气如船,大气如岸,有浪渡不过河,无船无处承载,没岸迷失方向。


古人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能掌控好生活的节奏,做到管住脾气,待人和气,处事大气。



一、管住脾气是本事



古人云:“ 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粗声大气不是本事,能收发自如才是能耐,一不留神被情绪左右,任它横冲直撞,不仅伤了别人,也会毁了自己。


而一个能控制自己脾气的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结下了善缘,给自己积攒福气。


曾国藩早年总与人发生口角,因此他人缘不好,在官场上一路碰壁,直到被罢官回家时,也没几个人帮他。


他这才幡然醒悟,事后对自己的脾气多有收敛,一次李秀成前来攻打曾国藩,许多士兵都想弃城而逃。


曾国藩获悉后,于是传令道:“想离开的,可去领三月俸禄,等贼患平息,再归来不迟。”


危难时刻,面对逃兵紊乱军心,曾国藩没有大发脾气,而是理解他们的恐惧,下令放他们归去,而得知将令的士卒,羞愧难当,不曾言逃,个个奋勇拼杀,最终击退了李秀成。


人生道路上,如风雨般变化无常的脾气只会使你加速出局。


古人曾云:“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


得意时,莫过喜;失意时,莫发怒,生活虽有诸多的琐碎,却没几件值得你赔上修养与人品。


保持心平气和,生活里,好脾气自有收获好运气,好运气自有聚集好福气。


二、待人和气是睿智



上善若水,与人和善,常能将矛盾消解于无形。


所以古人云:“与人不可不和气。”


和气,是与人为善,是得理处也让人,彰显的是一个人的仁慈与宽厚,这世间,谁也不能活成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常常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成全。


一个人懂得和气,人脉会越来越广,机会会越来越多。


沈从文为人谦和,几乎从不与人争执。


他从军时,有人对他的学习不屑一顾;他写作时,也有人对他的作品肆意谩骂。


沈从文从不与他们争辩,总是笑着与人相处,无事时便只管读自己的书,写自己的作,因此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都愿意和他相交。

后来,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为了文学梦流浪到了北京,但这京城,却生活不易,面对重重困难,他的那些朋友常常伸出援助之手。


投稿石沉大海时,有人会为其奔走;没有工作,有人将他推荐去了胡适主持的中国公学教书;生活困难,也有人给他以接济……


这一个从乡下莽撞闯入浮沉世界中的汉子,却靠着和气的性子、善良的人品,赢得了许许多多至贵的温暖与关怀。


菜根谭》有言:“和气热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泽亦长。”


人生在世,盛气凌人不如以和气示人,针尖对麦芒,只会两头带伤。


和气对人,和善对事,才能换来他人的温柔对待,如此得人和,聚人心,好运气自会不请而来。


三、处事大气是格局



人的一生,几乎眼睛一闭,一睁,就会遇上许许多多的事,有猝不及防的打击,也有始料不及的幸运,幸福有之,辛酸亦有之。


所以古人才说人有悲欢离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的这场旋涡里,没有谁值得容易二字,但若一直沉沦于其中,也只会平白蹉跎了自己。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磨难,屡第不中,诬告,仗责,下狱,发配、刺杀,可谓吃尽了人生的苦头。


可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他不曾抱怨生活,也从不苛责自己,他将人生遇到的所有苦难,都当做自己修行的磨炼,最终龙场悟道,一朝成圣。


临终之时,弟子问他有什么遗言,只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令多少人为之而心折。


都说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什么能苦过生活,但人这一世,更苦的却是自己陷落于苦痛的心,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再放不下、再纠结都已于事无补。


生活,有阴影亦会有着阳光,就像冬日虽冷,春天还是会如约而至,黑夜虽长,黎明也终会悄然来临。


一个人处事的大气,恰恰能在光明未至时,有着岿然不动的沉稳,在雨打风吹处,有穿行而过的勇气。


常言道:“有喜有悲是人生,有苦有甜是生活。”


大气之人,能容难容的苦痛,便也能得他人不得的福气。


常言道:“处事平易添和气,遇事不急磨脾气,海纳百川养大气。”


人这一生,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就的过程。


将脾气掌控,便可留住福气;以和气待人,常能生活顺遂;用大气处世,自然万事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