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中年,敢于放下让自己不快乐的人和事

《独而不独》

2015年写完《那年花开》,突然间不想再写,然后极致宠爱自己,与写作告别。今天,突然想写点什么。很怪吧,我也觉得。

这一年到了尾声,经历了很多,也想忘记很多。在努力,从不愿懈怠,更不愿浪费原本就不宽裕的时间,真正开启减法生活。不参加浪费时间的任何饭局、不听与人有关的传闻、不辩驳荒谬的关于自己的流言。专心致志沉淀自己,认真对待人和事。或许是过了想计较的年岁,和娃爸聊天中产生共鸣。世人常说:“别贪心,多一物有多一物的烦恼,少一物有少一物的自在。所得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这几年是心灵最洒脱的时候,无任何所求,单纯且快乐着。

人过中年,只想沉浸在快乐的氛围里耕耘,这一点我和娃爸都做到了,敢去取舍、敢于说不。明白当下的努力是为了:未来选择起来不那么拧巴。最怕的是,没有方向,没得选择,只做井底之蛙。

有时缺点也是自己的傲娇,有倔强,不妥协的脾气;也有直面难题的勇气。人生短短数十载,过半时,往往很多困惑和无奈还没落地。每每有人找我咨询,我的答案是“放下是最好的选择”。适度的独处,远离虚假的社交圈,不用带着假面具说违心的话。反而灵魂自由、纯真。不卑不亢,快乐善良。

作家梁实秋曾写过这么一段话:“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人过中年,敢于放下让自己不快乐的人和事,敢于重新规划当下的目标。敢于享受独与“不独”、敢于尝试新鲜的事物。一切敢于,只要遵纪守法,都是对于自己和生活的热爱。

忘记了是在书中还是自媒体,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女人最好的状态,有男人的性格,有女人的性情,有能力爱自己,也有格局去爱别人。”这话太奇妙了,原谅自己做不到。未来依旧是未来,快乐生活,充实自己。尽量不让生活蹂躏眉宇间的温柔,偶尔虚度光阴,任性一回。因生性直爽,贪恋明媚阳光,故而选择和生活和解!

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但往往只能看见我们想看见的东西,听见我们想听见的声音,而不是我们能看见、能听见的东西。

——《次第花开

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