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的父母。大多出生于五六十年代。那时候所经历的苦楚与无奈,是我们这一代人不曾经历的。但父母的青年生活是我们共同参与的。今天就把我。年少时所见的农村家庭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我们八零后的这一代。总觉得自己年少时父母很少参与到我们学习生活。就连我们平常穿衣吃饭。好像都是我们自己在年少时都能独立解决。今天我就用一个农村80后视角,来一起回忆一下。八零后这一代人。和父母青年时期。生活所面对的困难。一起来一场。时间岁月的回眸。人生海海其实没有哪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就从父母结婚时。爷爷给父亲分家时说起。父亲是1985年结的婚。那时候,很少有人自由恋爱。老妈就是别人说媒隔壁村的。记得父母曾经回忆说。以前结婚就是一间土瓦房。那时候,村里连电都没有通。更别提有什么电器啊之类的了。有的只是一些农村用的务农工具。普通家庭常用的桌椅板凳。但父亲在年轻时脑子还算活络,村子离镇上比较近。经常做一些小生意,比起农村劳作收入要强一些。结婚之后过了几年关景,就自己又起了两层的砖瓦房相比之前的土坯房。又好了不少。90年代初期,在农村的砖瓦房就算是不错的了。如果有谁能起上两层的平房。那就算是富裕之家。从记事起。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整天到晚忙个不停。从天没亮就出门劳动。到天黑时收工回家。每天好像都有干不完的活。可能那时候不太理解,他们每天都忙些啥。当成年之后。忽然间就意识到,曾经父母的生活就是现在自己的生活。虽然农村八零后这一代。没有父母那一代的饥荒与贫瘠。但如果你在农村生活过,也一定感受过。生活的辛苦。每个时节。都有农村的播种与收获。在那个没有机械化作业全靠肩挑手扛。和一锄头一锄头翻地才能下种的经历,到如今还历历在目。那时候吃的零食可能就是父母在野外干活劳作中。有时候所能找到的一些野果之类的。当父母把一颗颗。红灿灿的果实用芋头叶子包着拿回家的时候。当你打开的那一瞬间。你内心会特别的开心。一口猛地咬下去,果实一粒粒在口腔里爆裂,那种在酸涩中夹着一丝甜。 如果有些没有清理干净的还会有小刺扎你的舌口。
养猪作为那时候农村每个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记得以前农村家庭喂猪。猪主要吃的是绿色饲料。也就是大家常听说的打猪草,以前的人们很少外出务工,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是以农业收入为主。在我们那里。人均土地面积非常有限。能种经济作物的地。肯定不会种些喂猪吃的东西,那样就太浪费了而且也不合算,所以猪吃的食物主要靠家庭里一些小孩去外面打猪草解决。80后大家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左手的食指上现在还能看见曾经割草收麦或打猪草留下的大大小小的伤痕。
那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每个家庭小孩一年之中最主要的支出应该就是学费了。虽然那时候学费每个人也就是二三百块。如果要按照现在的物价算可能也是比较高的了。那时候的肉价也才两块多。记得每到开学的时候。父母就得把家里的猪卖掉用来交学费。就相当于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大头。都成为了学费的支出。
现在每每想起母亲年轻时矮小的个子能担起一百多斤的蔬菜不觉有些惊诧,那时候村上连最基本的马路都还没有修好。一口气要挑两公里去街上售卖。全部卖掉也就是十几20块钱。自己省吃俭用之下,会带几个包子回来给孩子们解解馋。现在想想就不由感恩父母曾经所付出的辛劳。
那时候农村出生的小孩好像感觉都比较懂事。只要到了有劳动能力的年纪。基本上,家里的,洗衣,煮饭,炒菜。都不用大人们操心了。等到了上初中的年纪。给家里的牲口喂食。基本上也是家里的孩子能全面负责了。以前在农村就没有吃闲饭的。有多大力气就干多大的活。
到2000年之后。不知道是父母的压力大了。还是看着我们都长大成为了劳动力。家里承包了村上所有的鱼塘。随后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入城市打工。各村闲置的土地也流转到我父亲的手里。随后,家里的农田耕作更是达到了20余亩。那可都是靠人力劳作下耕种的。种过地的会明白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同年家里养的猪达二十多头,年底又养了十头牛,加上承包的鱼塘,土地种植的蔬菜,偶尔经营的生意俗称的赶场,经过几年父母辛苦的经营亲戚的帮衬子女的懂事相互作用力下,终于在2005年把房子盖到了镇上,这是父母在1987年起砖瓦房之后,1990年盖平房之后又住上了楼房,人生的奋斗就是让你的生活在一天天变好,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耕耘之中有所收获,我们有时总喜欢抱怨时代的不济,但回过头想想在生命中努力奋斗的年级我们是否已竭尽全力!
1990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