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假期,预报八天有雨,又到了秋雨连绵的季节。
早上出门,发现雨已经下过了一场,地面上湿漉漉的,夹杂着秋天特有的凉意,显得格外清新。马路被雨水浸湿后,颜色显得更深了,点缀着一片片枯黄的落叶,一切都提示着,城市的秋天来了。
经过车棚时,雨又下起来了,打在车棚的塑料顶上滴滴哒哒的,声音清晰而明亮,混合着落在马路上、草坪上的沙沙声,组成一首秋雨的交响乐。我停下脚步,静静的听着,生出一种久违的感觉。
触景,可以生情。特殊的声音,也可以瞬间拉走人的思绪。
小时候,每当下雨,天总是显得有点暗。为了省点电,我会搬着一大一小两个凳子到放工具的雨棚下写作业。雨棚有两面都是敞开的,显得格外的透亮。
写完作业,我会习惯性坐在那里听会雨。农村搭雨棚,都是比较随性的,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棚顶上什么都有,塑料布、模板、毡片。当雨落在雨棚上,打在树叶上,从房檐落下滴在母亲接水的盆中,各种混杂起来的声音更好听。我就那样静静的待着、听着、看着。看棚檐上的雨滴连成一条线,落到地面上汇成一条小水流,弯弯的向院子流去。
撕一张纸,叠一条船,放上去,看它顺流而走,又被雨水打翻。就这样,我静静的享受着自己的时光。
院子里,唯有那几只鸡卧在架上,偏着头,呆呆地看着这边,看着我儿时的秋天。
图:2015年夏季,儿子在老家院子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