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成长有显著作用的3个习惯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一是在荣誉和夸奖面前能够保持初心,稳定且持续的优秀;二是甘愿卧薪尝胆,等待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时机的人。


这些都是常人眼中优秀的人。他们往往都集多个良好习惯于一身,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将外界的干扰降到最低,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向前。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培养良好习惯是必经之路。


今天带来3个优秀的人共有的好习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向他们靠拢,同时成为更好的自己。



1

劳逸结合,拒绝无用功


有幸读过几本关于精力管理的书,发现普遍存在于普通人身上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劳逸结合的重要性。总是在过度工作后选择报复性的长时间休养,找回状态后重新陷入循环。实际上,适当的休息就像是充电,同时清理累积的疲惫。


当一个人的精力耗尽时,继续工作不仅效果极差,而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久而久之,必然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这就是为什么犹太人会有安息日,为了保证正常的生活节奏,在安息日这一天他们都会选择拒绝工作,选择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来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工作。


精力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主动休息又是精力管理中的重要能力。



2

擅用手机,不做低头族

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有一项类似于统计“屏幕使用时间”的功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自己每天要用多久手机呢?相信大多数人都超过5小时,甚至更多。如果点进这个功能,还会有手机拿起次数的统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两个数据都会为之震惊,“我每天花了这么多时间玩手机?”“我每天平均10分钟就会拿起手机?”


这组让人心惊的数据意味着我们离开手机的时间寥寥无几,导致我们的专注力也因为不时拿起手机而难以集中,还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工作效率低下、熬夜、精神不振等等。


这样看来,玩手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坏习惯。适量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已经迫在眉睫。那么究竟该如何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首先反思自身为什么会长时间玩手机。工作间歇想要放松一下?发了朋友圈看看有没有评论?或者刷微博、看八卦?大部分使用手机的时间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和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多的是一种消磨时间的选择,地铁上、餐厅里、睡觉前等等时间段都是如此。


所以我们需要自制力,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在错误的时间里玩手机,尽量不浏览毫无营养且容易上瘾的信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正确的时候远离手机,全身心专注于一件事。


其次需要找到相应的替代品。比如工作时可以用电脑代替手机交流工作和看时间,长时间工作后可以接杯水,活动一下身体。让自己在空闲时间忘记手机,找到其他的放松方法。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全不玩手机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标准,将玩手机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如果哪一天超标了,也可以有一些小惩罚让自己引以为戒。


当你成功后会发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种掌控感,因为手机而产生的焦虑也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3

保持阅读,远离“三分钟热度”


阅读是毋庸置疑的好习惯,但阅读的方式却不一定。有些人的阅读方式极其不稳定,读书的时候会忘记一切,十分专注,但可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翻开书本。这就会导致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


真正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长期的、稳定的,以同样的频率做同样的事情。比如每天固定读100页,而不是十天不读,然后一天读1000页。因为每天读100页是一个容易完成的目标,但一天读1000页就不那么轻松了。一旦养成习惯后,如果突然哪一天没有阅读的条件,你还会感到不自在。


习惯往往比爆发更有力量。尤其是阅读这种长期收益的事情,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


结语

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会让我们拥有更强大的自制力,也更懂得如何实现自我管理,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起先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