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人性欲望,是一个人最深的自律___王寿云(原创)






弗洛伊德说:“人类是充满欲望并受欲望驱使的动物。”适度的欲望,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一旦变成贪欲,必然成为反噬内心的毒液。人,究竟是不满足,还是语言上的巨人。“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终 一往而殆”。也许是终于在一次次的抱怨声中、一次次的口无遮拦中、一次次的不被信任中、一次次的冷眼旁观中。没有光和热怎能救自己与众生呢?没人能折磨你,是自我折磨;没人能打败你,是自己歇菜,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稻盛和夫所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自己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人生实苦,唯有自渡,放下执念,放过自己,心若快乐,世界无苦。”很喜欢这句话:“不要把期待都放在别人身上,因为别人没有义务要实现你的期待。”对别人期待太高,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逃避和推脱。





梭罗说:“一个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活所需,不再汲汲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活在欲望漩涡之中的盖茨比,终被声名、富贵所累,更难享受快乐、幸福的人生。当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他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有更多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原来欲望越简单,人生才会越自由,才可以舒展自己的身心。“人生欲望,如树上杂枝,你无法完全消除,却需要定期修剪。”在这物欲纵横的尘世,对欲望保持警醒,做到简单克制,才能活得舒缓与坦然。“如果不幸福、不快乐,那就放手吧。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比起“拿得起”,“放得下”更不容易。拼尽全力得不到的东西,就试着放下吧。真正供养生命的,是思想,是精神,是灵魂,是内心的繁华似锦。“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而坦然,不急进,不怠惰,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重在安心,心安则一切无所碍”。





删繁就简,懂得放弃,才配拥有。人只有摆脱物质的束缚,才能让内心充实、丰盈。把工作当工作又累又苦,把工作当事业虽累但甜,把工作当修行就轻松了。观念会束缚我们的行动,格局会影响我们的眼光,目光短浅,注定只能囿于一角。很多时候,真正放下时容易,但这之前的煎熬不易,还有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点,一些运气,这些都是要在你不断求索的路上,当你试图抛弃它,它就会追着回到你的身边;而如果你接受它,一切都将释怀放下,可能你走向了成功。村上春树《弃猫》:放下,是治愈一切的良药。放下对完美人生的执念,豁达面对长短皆逝的流年,这是最好的活法。能回到身边的自然会回到身边,留不住的人强求也没有用。与其说放过别人,不如说是放过自己。柏拉图所说:“如果不幸福、不快乐,那就放手吧。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生活本来就没有什么烦恼,当你想要的,大于你能要的,欲壑难填,烦恼就滋生了。生活本没有痛苦,当你贪求的,大于你可求的,求之不得,痛苦就产生了。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以有限的精力去追逐无限的欲望,从而错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有人说:“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有人说:“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去除糟粕,才能取其精华。成长,是给人生做加法;成熟,是给人生做减法。舍得舍得,将一切负重来场断舍离,把不是自己的多余的东西舍弃掉。心情轻松,万事皆是自然天成。别让野心伤害幸福,所有超过认知的都不会属于你。不甘于平庸,但可以低调平凡,享受清风,淡然幸福。认真努力生活,一切都会刚刚好。





很多时候,人生万千烦恼,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想要太多。人生烦恼,多源于“欲望”两个字。所以要知足,知足才能少欲望,减少你内心的贪婪和需求。当你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他找到了生活的节奏,有更多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原来欲望越简单,人生才会越自由。投资人王啸曾经说:“每个人都想做大,但成功的人会控制做大的欲望。那些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好的人,往往不是败给能力,而是败给和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人的这一生,你所求有度,过则成为灾难。若是与其奔走于层出不穷的诱惑之间,最终被自己的欲望反噬。不如减少不必要的物欲,把时间留给真正值得追求的事,这样你在事业上会有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