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偷走了我的人生

你好呀,我是浅浅。今天这篇文章是一篇过稿的文章。【浅浅同学】长期征稿,稿酬30-100元,本头条号长期征稿,想投稿的朋友可以联系我,欢迎您来投稿~


你有被别人拿来作比较过吗?


你经常把自己跟别人作比较吗?


我都有过,比较偷走了我的人生。


的确,适当的比较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无穷无尽的比较,则会让人活在自卑和自我怀疑中。


就像西奥多·罗斯福所说,“比较是偷走快乐的小偷。”


过往我一直活在比较和别人比较中,小时候,妈妈拿我和别人比,长大后,我拿自己和别人比。


从我记事起,妈妈就喜欢拿我和别人比,我就像是一个比房子车子化妆品还好用的攀比工具,用来满足她庞大的虚荣心。


“你看人家张张,数学满分,你呢,90分,90分够你吃饭吗?”


“人家彤彤现在饭都会做了,你还就知道吃,就不知道多学习学习?”


“你不会说话吗?你没长嘴吗?人家壮壮看到人都会打招呼,就你跟个哑巴一样。”


人家!人家!到处都是人家!


可你明明是我的妈妈啊,为什么一直要关注着别人?



在妈妈眼里我好像一无是处,可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但妈妈看到的永远是我的不足,无论我多么努力地变优秀,她总会变出另一个比我更优秀的人家。


最开始时,我会被这种表面的激励机制刺激到。


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差,努力地去学习,去学做饭,去做一个嘴甜的小孩儿,去做妈妈口中所谓的别人家小孩。


但一次次的冷水,将我的热情消耗殆尽,我不再需要她的肯定,甚至一度认为她后悔生下我。


我只想逃离,逃离被她用来比较的人生。


后来我考上一所离家很远很远的大学,也很少再给家里打电话。


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逃离被比较的噩梦,却不知是走进了另一个深渊。


初入大学,我被校园里青春靓丽的女孩闪得睁不开眼。


室友莉莉漂亮自信,站在偌大的舞台上依旧落落大方,毫不怯场。


室友张张自由洒脱,和伴侣在操场上肆意追赶,在宿舍楼下拥吻。


室友奈奈自信豁达,遇见合眼缘的男生就一定会大大方方发要微信。


而我呢,在她们的对比下我就像是一个外出务工的打工妹,背着粗糙的帆布包,身上的麻布衫被洗得脱了线,弯腰驼背,黑框眼镜下的眼睛毫无神韵。



我向往她们的生活,我渴望拥有她们的生活,她们的模样才是我心中青春的模样。


于是,原本被各类书籍占满的书柜被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代替,衣柜里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包包,即使学校要求必须戴口罩上课,我也一定会化上精致的妆容。


当我终于有了向心仪对象要微信的勇气,却丧失了开口表达的能力。


整整一年的时间,我都在模仿她们的生活,像她们一样化妆打扮,像她们一样参加活动娱乐玩耍。


就如鲁迅先生所说,“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我讨厌妈妈拿我和别人作比较,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拿自己和别人作比较。


在舍友们精致容颜,自信微笑,开朗性格的照耀下我的青春显得暗淡无光,我常常陷入深深的焦虑中,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



可当我真正变成自己曾经羡慕的模样时,只感受到满心的疲惫。


冗长的化妆时间,大量的社团活动,复杂的人际关系,榨干了我所有的时间精力,只给我留下了一具空虚却又精致的皮囊。


我就像一具行尸走肉,循规蹈矩地沿着别人的脚印行走。


当我最终选择放过自己,重新背起那个粗糙的帆布包,把研究化妆的时间用来背英语单词,把参加不必要娱乐的时间用来泡图书馆时,才真正感受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属于自己的节奏。


我们的青春也不该只有一种模样。


别人的节奏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一把沉重的枷锁,把我们的思想灵魂困在焦虑的深渊。


我们的一生似乎都在被不同的指标衡量。


小时候比身高体重,长大一点比兴趣学习,再长大一点,比学校工作,即使老了,还会比孙子孙女。


比较是偷走快乐的小偷,它的出现就意味着会有高低,会分胜负,这使我们丧失享受事情本身的快乐,降低了我们的幸福体验指数。


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拥有的,却无视自己拥有的,在我们羡慕别人的时候,或许我们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其实,生活最重要的不是超过别人,而是超过昨天的自己。


横向的比较就像是以己人之短比他人之长,但我们永远不可能集所有人的优点于一身,我们能比的只有昨天的自己。



希望大家不要陷在比较的怪圈中。不要和别人比,做好自己就行。


人生并不长,要把时间花在自己身上,不要跟别人比,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生活是自己的,人生也只有一场,要学会找到自己,走好自己的路,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往期精彩内容:

写给自卑女孩的5个建议

又是一年毕业季,初入职场,实习生如何快速成长?


作者:羊鹿

编辑:浅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