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堆糖(侵删) 文:小梦
【夜行梦话,小梦倾听】:全网同名,欢迎关注,转载请授权,抄袭必究!期待您的故事。
看到一个热搜话题:“一个在挫折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之后的人生,会有多卑微?”
其实,挫折我们谁都经历过。考不过的考试,完不成的工作,坐不上的公交还有很多细微的小事,也都是挫折。
但是,如果这个环境成为一种常态呢?当你的周围只剩下无尽地否定,这样的孩子,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他们真的关心你吗?
对于每年回家最头疼的事情,大概就莫过于是那些突然出现的、平日几乎没有联系的亲戚朋友。
他们每次都会问着类似的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在关心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婚姻和子女。
可实际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根本就不在乎你到底过得怎么样,他们只是在找机会炫耀自己。
在他们的眼里,亲戚朋友的孩子,一定过得不如自己的孩子。亲戚朋友一定不能比自己过得幸福。
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碍于面子,无法拒绝这些人的‘关切问候’,可长大后的我们,真的不需要委屈求全。
因为,不是所有的亲戚,都算得上是你的亲人。他们中的更多人,其实和你的生活,并不会有直接联系。
退一万步说,什么样的人值得你去在乎和关注?这些人,一定是对你家有恩或者真的频繁走动的人。
那些人,不会在乎你找了什么工作,住多大的房子,他们只是希望自己从小看大的孩子,能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2.他们感觉不到那是伤害
有网友说,自己因为从小眼睛就比较小,所以,姑姑从小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
在姑姑和其他长辈看来,这就是一个有标志性的昵称,是一种调侃自家孩子的合理的方式。
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名字,会对这个孩子的过去、现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甚至,明明在网友长大后,她已经几次三番地劝告过家里的长辈,她很讨厌这种带有贬低意味的称呼。
仍旧会有家里的长辈,在下意识叫出这个名字,并且,他们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很多事情,明知道是错的,但仍旧有人会去做。
他们从来不在乎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和影响,因为,他们心里从来就没有种下平等的观念。
尤其是面对家里亲戚的孩子,他们永远会将伤害,美化成是一种‘宠爱’的模样。
3.他们没有你说的那么糟糕
很早之前,网上有个公益测试项目:‘请你在今天出门后,对你看到的第一个人,大肆夸耀一番。’
实验的结果是,不仅仅是参加试验的志愿者们,感觉很快乐,甚至那些被夸赞的陌生人,都看起来高兴了许多。
很多时候,其实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他们的父母亲戚或者周围任何人的眼中,那么的差劲。
他们只是缺少一个展示的窗口,为了生计,大部分人都没有在从事自己喜欢或者向往的工作。
挫折教育,是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从小就会经历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模式,我们一直都在不断被否定。
‘你为什么不能再多考两分?你看看隔壁的那个孩子,人家怎么就能门门满分,你们还是同个班级。’
我们不能否认,结果的确很重要,但是,过得这个结果的过程,其实,比结果更加重要。
每个人既然存在,就一定有他存在的意义。多一点鼓励,不会导致他变坏,说不定会让他变更好。
4.你活出自己,这就够了
不是所有打着’我是为你好‘的人,都是在为你好,他们中的也有些人,并不希望你过得有多好。
讨厌的亲戚,疏远的关系,放置也没事。毕竟,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
为别人而活的人,的确可能成为少部分眼中的榜样,但是,他想满足更多人,一定会毁掉自己。
别成为挫折教育的肯定受害者。即使全世界都不肯定你,你也要认可自己,好好爱你自己。
以上,祝您好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