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妖馆
人们都想要有格局,有格局的人便能够走得更远。
可大多数人的格局仅仅停留在最普通的一个阶段,他们看待问题并不会深入太多。
有人说,格局由三个维度来判定,分别是高度、长度、深度。
拥有高格局的人,看待问题一定是站在高处俯视的,他们能够看到整个问题的局面。
拥有高格局的人,看待问题一定会看到时间线更往后的位置,明白以小博大的道理。
拥有高格局的人,看待问题一定会深入根源探寻真相,找到问题的真正矛盾点。
往往,这类高格局的人,都很难“合群”。
因为他们的处事与思维皆有不同,难以与普通人生活到一块去。
人的本质是盲从,所以有自己思想的人,他人难以接受。
就如同罗永浩说的一句话:“有思想的人,在哪儿都不合群,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努力逼自己合群的人,都没什么思想。”
人自出生起就生活在了不同的圈子里,而想要融入一个圈子其实并不算难。
因为很多人相处其实都迫于生活环境,就像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多也没有很深厚的感情,当两人离开岗位后,或许一点聊天的想法都没有。
这就是如今的社会,也是最真实的相处情况。
生活里很多人会选择改变自己迎合他人,为了寻求内心的一份安定;而高格局的人往往不会这么做,他们认为有些人的存在无关紧要,相反他们更乐意一个人呆着。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就如有的人希望平淡一生,有的人希望创造成就。
高格局的人,他们自然也有这两种想法,但他们所做出的决策是不同的。
他们若是希望平淡一生,必然不会去招惹人群里的是是非非。
要知道,当人与人的距离接近了,那麻烦事也就接踵而至了。
普通人认为与人多相处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认为出门在外应该靠朋友。
事实上呢,只要仔细想想就明白,当人形单影只的时候才是最能发挥潜力的,因为他们不会被他人的思绪所干扰,所能做出的判断也更加精确。
就比如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伤仲永》,方仲永本是神童,若是放在自然环境下独自成长,在未来定然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可偏偏父亲不让他学习甚至还将他当做了赚钱的工具,导致方仲永的未来毁于一旦。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知道,想成就一件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如果有他人思想的干预,那只会导致自己设定的未来前功尽弃。
所以,高格局的人不会这么做,他们宁可一个人努力,也不愿受他人干预。
有人说只要上了大学就可以轻松了,这或许是老师最大的谎话。
事实上,大学是一个很好的分水岭,因为这时候的很多老师不会管得很严,你想要有什么成绩都得靠自己来完成。
在大学,宿舍就是一个圈子,有的人会选择看书学习,有的人会选择娱乐享受,而有的人在起初是前者,而后又会变成后者,而且此类情况比比皆是。
在努力辛苦学习了几十年的时间,突然间在你面前给予了你享受的机会,相信大多数人都无法抵御得了诱惑。
为了合群,有的人自然会跟随他们一起去娱乐享受,慢慢地也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原本优秀的一生戛然而止。
高格局的人,他们在面对诱惑时,往往能够坚定内心,不会跟着别人的思绪走。
所以,身边的人都无法与其有共同语言,自然也就成为了“不合群”的代表。
那些高格局不合群的人,其实并不孤单。
以前会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一个人走,他们的性格并不差,交流起来也不费力,但他们身边就是没有人。
后来才明白,他们只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生,只是在享受一个人的狂欢。
他们的性格并不古怪,只是觉得一个人的时候办事会更有效率。
往往,那些不合群的人,内心都是能够承担起寂寞的,他们的内心是丰盈的。
有人觉得他们很孤独,但其实他们并不这么看,相反他们会很喜欢这种感觉。
这不是孤独的感觉,而是一个人自由的轻松感。
在社会上生存,人们的自由感缺失很严重,虽然每天都在忙碌,但自己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而高格局的人会从这些无用社交里寻找到自己的世界,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己所规划好的目的。
天才与普通的人的不同点,就是与众不同。
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经常被人夸赞,可他始终都是一个人。
他的能力是连老师都敬佩的存在,自然不可能有人不喜欢他。
可他还是选择了一个人,最大的原因是,他即使不去嘘寒问暖别人也不会低看他一眼,甚至别人也不愿去打扰他一个人的世界。
人与人相处,最为看重的便是人的价值,当一个人有价值的时候,别人都会围绕在你身边,不需要你去主动迎合别人。
高格局的人总是明白这一点的,自然他们不会将合群问题看得太重。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独来独往的,坚持自己的想法,才能成就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