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2022年10月08日18:40:42 美文 1023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农谚说:白露镰刀响,秋分高粱。秋分无生田,处暑动刀镰。可是,在茫茫无际的冀中平原,如今,秋分已经过去10多天,残留的暑气仍然在大地徘徊,久久不愿离去。从前天晚上开始,下了一天两夜绵绵秋雨,今天早上感觉凉爽了很多,看来,夏天的暑气终究抵挡不住强劲的秋风和连绵的秋雨,且战且退了。在这个深秋的季节,我的家乡山西中部太行山地区已经开始忙碌的秋收了。

秋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 天天要闻

城中无秋,乡下秋浓。在四季分明的家乡,这个季节田野里早已五颜六色了。站在高处,往四处一望,大地披红挂绿,五彩缤纷,红的高粱、黄的谷子、浅绿色的玉米、深墨色的土豆……阵阵秋风吹过,庄稼成熟的气味扑面而来。对于辛勤劳作的农民来说,这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劳累的季节,他们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些浓郁的秋色,只想趁着天气晴朗,起早贪黑,尽快抢收庄稼。从古至今,写秋的诗词汗牛充栋,“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等等,美则美矣,但和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农谚相比,我觉得后者更接地气,更令人亲近。“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秋不凉,籽不黄”“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秋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 天天要闻

民以食为天。我始终认为,时代再发展,社会再进步,科技再发达,人总是要吃饭的。因此,农业的地位,早在几千年前就奠定下来了。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数千年农耕历史、刚刚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人口大国,饥饿如影随形了我们上千年。我们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那些挨饿的年代,离开我们并不遥远。也许我是农村出生,也许我经历过那样的岁月,因此,我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深恶痛绝。我深知粮食的来之不易,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那真是粒粒皆辛苦!

秋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 天天要闻

农家无闲月,秋收更是忙。往往天还没亮,人们就带着干粮下地了,抢收的季节,中午是不回家吃饭的,在田间地头三口两口吃点带的饭,得赶紧干活!真是去也星星,回也星星!有时候在月光下还得抢收,因为秋雨可不管你这些,一下起来,淅淅沥沥,没完没了!雨天不仅没法收割,而且也没法打场,还容易使成熟的粮食腐烂变质。即便现在有了机器帮忙,但这样紧张的抢收,也得持续一个多月。所以,秋天对于农人来说,可不像诗人笔下那样充满诗情画意,而是意味着紧张、忙碌、汗水、劳累,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紧张收秋的农民,哪有心思去欣赏和吟诵那些体现闲情逸致的诗词呢!

秋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 天天要闻

古人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之生死,而且事关国家安危。自古以来,粮食就不仅仅用于填饱肚子,还能被用作两国交战的武器、谈判的筹码。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就是这方面的高手。《管子轻重戊》中就记载了他多次利用粮食达到不战屈人之兵的案例。最典型的例子是管仲用粮食击败鲁国和梁国。他先让齐桓公带头穿绵绨的衣服,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盛焉。齐国的老百姓纷纷效仿,很快导致这种纺织品价格上涨,需求旺盛,管仲却下令齐国人不准生产这种纺织品,所有的绵绨都必须依靠进口,所以价格进一步上涨。鲁国和梁国的商人看到齐国如此强大的需求,立刻动心了。管仲召集鲁国和梁国的商人,告诉他们齐国现在急需这种纺织物,如果量大,价格还可以翻3倍,由齐国保底价收购。鲁、梁两国的国君觉得这是个好事,能给老百姓增加收入,所以也就不劝阻反而鼓励他们生产。鲁、梁两国老百姓发现这个比种粮食更能赚钱,所以也就懒得种粮食,都干起了这个买卖,并且迅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两年后,齐桓公下令全国从上到下禁止穿这种纺织物,马上关闭齐国和鲁梁之间的关卡,断绝贸易。

失去齐国这么大的市场,绨的价格自然一落千丈。没有经济来源的鲁、梁国民很快陷入破产,大量的绨积压,而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价格却一路飙升,国民交不起田地税,也买不起粮食,鲁、梁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大批老百姓为了生计都跑到齐国去了。不久之后,鲁、梁两个诸侯国不战而降。

管仲用类似的方法对付过莱、莒、楚国、代国、衡山国,百发百中,屡屡奏效,这些国家很快臣服齐国。

秋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 天天要闻

利用粮食作为武器,在古代并不鲜见。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粮食依然会被作为武器,而且威力无比。

手有余粮,心中不慌。目前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粮食大国,暂停粮食出口欧洲,欧洲那些国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科技再先进,武器再厉害,也不能当饭吃呀!

秋收可不是那么简单轻松的事 - 天天要闻

翻阅中国历史,我们经常能看到,由于旱涝蝗虫自然灾害,以及战乱等原因,史书上经常出现“庄稼欠收、绝收”字样,导致灾荒年“折骨而焚、易子而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剧。可以说,饥饿是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消除绝对贫困,也是近十几年的事儿。如此说来,秋收,绝不是文人笔下秋高气爽之际、令人心旷神怡的轻松活儿,而是一个沉甸甸的“国之大者”。

美文分类资讯推荐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 天天要闻

《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钟伟民

这是一个局,当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肠毒而细。 有人,就有斗争。 认同这样的困兽斗,才有输赢;世界好广阔,退一步。 大家渐渐明白“袜子怀孕”的底蕴,只是不说破;说破了,希望也破了;没有希望,就没有快乐,城,徒然剩下一片恶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语图片 今日早安暧心问候图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乐,多开心,多漂亮。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闻

温馨的早安问候语,充满了幸福与温暖,为您开启美好的一天

也许忙碌的日子让彼此疏离,但知心朋友一生难忘。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莫让距离拉开思念的手,当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百炼成精,淡定从容。早安!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

一个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简单。在人际交往的复杂网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思想成熟、认知层次高的人,往往显得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显得“不合群”。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 天天要闻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

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这八个字。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走过青春的热血与冲动,经历过中年的忙碌与奔波,我们逐渐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成为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其实,人过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这八个字:释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 天天要闻

请不要删除我们的联系方式,好吗?

啊!你听到了吗,亲爱的朋友,时间真是无情啊!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不断改变。世界变得如此快速,而我们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找到那些曾与我们共同经历的人和记忆。是的,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无法再保持联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后半辈子的福气,是这么攒出来的

文丨桃小菁春风十里不如你,小菁在这里,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认为这辈子的福气是上辈子积攒下来的,这辈子的苦难也是上辈子欠下的。前世因,后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这辈子的福气其实也可以靠这辈子来攒,即使上辈子欠下了很多债,这辈子也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闻

"心怀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头见尘埃,抬头见花海,这句话描述了人生的两种态度。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面对困境时,有的人选择低头看尘埃,沉浸于细枝末节的烦恼之中,而有的人则抬头见花海,从困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这种心里面带着鲜花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生活的质量。生活的美好,的确取决于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