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认识都不同,有些人很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有些人自以为了解自己,其实一无所知。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知道自己无知的方向,这样的人,是人中上品,是高明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却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无所顾及,什么都敢说,这就是有病。
为什么圣人没有这样的毛病呢?因为圣人把自己身上的毛病当毛病看,有病看病,不忌讳,更不会做煮熟的鸭子只有嘴硬,死不认账,而是认真对待。正因为圣人能正视自己的毛病,所以就不会犯那些错误了。
这个世界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吗?肯定没有,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便是神明,也有达不到的方向,更何况凡人呢。有缺点和不足是正常的,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是自称自己一无所知,认为自己需要学习和认识的东西很多。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一个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集大成者的贤者,尚且如此谦逊,何况茫茫人海中的凡夫俗子呢。
认识你自己!据说这是镌刻在古希腊宗教中心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墙上的一句箴言,又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对这句话进行讨论和解说,更据说这句箴言是古希腊哲学里面一个重要的命题。
但不管如何,都可以见证这句箴言的重要性,不仅是对知识的强调,也是对人的强调。行走于芸芸众生当中,在人生的旅途,不仅需要用知识认识世界,也要有人文的精神和态度对待世界和他人。
老子又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一个人能认识别人,这是一种智慧;一个人能认识自己,那就是真正的聪明。人内心总是容易给自己找借口的,认识别人很难,但是认识自己更难。
正如人们常说的:“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很难。”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而战胜自己的人都是真正的强者。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是能力的体现,战胜自己是强者的体现。
作家莎士比亚说:“愚者自以为聪明,智者则有自知之明。”没有人能真正看透一切,智者总是懂得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愚者反而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能够看穿一切,高人一等,实则不过是自娱自乐的小伎俩。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以为是,要懂得反求己心,认清自己的不足,坚持学习,不断进步。这世间你能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总是有限,你所接触不到的、看不明白的很多,认清自己,才能认清世界。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其传世经典《忏悔录》中写道:“深知自己,也知世人。”一个深知自己又知世的人,想必是很难迷路的。因为无论走了多远,他们始终都记得自己的坐标在哪里,知道回去的路。
一个人要认识自己、读懂自己、塑造自己很难,认识自己就是要不断与自己交心,不断与自己过意不去,不断给自己的人生挑刺,在成功的时候找失败的经验,在失败的时候找成功经验。认识自己,就是要无死角地剖析自己。
当你认为已经知道这个世界,任何事情在你眼中无处遁形,你已经无所不知了。那么你就已经迷失了双眼,看不清身外的景致,也看不清自己的内心。内外交困的你,失去的不仅是人生的方向,还有你的心智。
没有谁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生而知之的人是不存在。每个人都是从无知到有所认知,再到认知更深。站的位置越高,看到风景会越多,面对的世界也会越宽阔,所需要认知的东西也越多。
井中的青蛙看到井口的天空,就以为知道了世界,跳出井口才会知道它的浅薄。在小圈内,只知道小圈的知识,进入更大的圈,才知道更多的东西。认知越多,越是觉得认知少。你以为的无所不知,其实是你的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