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将一个人拖入深渊,也可以让一个人更加强大。
当心烦意乱,心中被负面情绪所侵蚀的时候,就是展现一个人能力的时候。
拿破仑说过:
“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诚然,真正能干的人,懂得管理情绪。
01 负面情绪会让人走向深渊
人是情绪化的动物,怒气上来的时候,很难理性思考,最容易被愤怒的事情牵着鼻子走。
内心波澜起伏后,浑身的戾气最容易传染给他人,或是影响到他人。
负面情绪就像是一把刮骨的钢刀,刮得人疼痛不已。
在人际交往中,最需要和气,保持良好的心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就是一个不懂得控制情绪的人。
听说好兄弟关羽被害,他借着悲伤的情绪鞭打士兵,为了复仇,还逼迫他们日夜赶造兵器。
部下范疆和张达忍无可忍,于是反抗,趁着张飞醉酒之时将他杀害。
可以说,张飞的死带着些憋屈,因为他不是战死沙场,而是被自己的情绪杀死的。
张飞的能干是有目共睹的,但他的结局也告诉我们,本事再大的人,一旦做了情绪的奴隶,最终只会让自己走向深渊。
曾看过一个新闻,福建一位30多岁的妈妈,管教6岁儿子的方式特别暴躁。
她常常打骂和体罚儿子。
有一天晚上,儿子没有洗漱就想上床睡觉,可是妈妈不允许,于是用力朝儿子腹部踹了过去。
悲剧发生了,夜里,儿子一直喊冷,妈妈摸着孩子手脚冰凉,意识也开始模糊。
紧急送医后,人已经抢救不过来了,医生表明孩子的死亡原因是:强烈冲击导致孩子肝脏、胰腺破裂,最终休克死亡。
年轻的妈妈失去了儿子,而这一切都是她的暴躁引起的。
约翰·米尔顿说过:
"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压力倍增,面对不如意的人生,有人会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而有人任由情绪蔓延滋长,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家人。
不要让感性思维战胜理性思维,凡事要以大局出发,凡事要以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出发,能够摆脱情绪的束缚,才能走得更远。
02 释放情绪,创造美好生活
想要控制人生,首先就要控制情绪。
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
允许情绪发生,但不允许情绪肆意生长,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成熟。
1992年,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患上了抑郁症,压力大到他出现了斑秃,整晚都睡不着,心情糟糕透了。
那种压抑的负面情绪,让他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后来,他找到了化解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读书。
就像毛姆所说过的那样:
“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通过阅读,他渐渐在书中找到了慰藉,找到了快乐,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有时候,压垮人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某件事情没有做好,就会陷入焦虑之中,当我们为某件事情感到愤怒时,就会在这种糟糕的情绪中难以自拔。
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自己从各种负面情绪中解放出来。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写道:
“在最坏的时候懂得吃,舍得穿,不会乱。”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遭遇挫折的时候,此时的心情最容易变得抑郁,变得特别糟糕,如果你自己都不原谅自己,那么你就难以翻身了。
读书也好,找人倾诉也罢,再不然就好好吃一顿,好好睡一觉,告诉自己“没有关系”,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
懂得释放情绪,而不是让情绪左右自我,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03 懂得管理情绪,也是管理人生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回答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得指向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管理情绪。
因为一点点小事,勃然大怒的人比比皆是。
因为一点点挫折,陷入紧张焦虑的人也不在少数。
各种伤心、绝望,甚至大哭,让人生陷入困顿之中。
大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真正执行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好像各种各样的情绪总是在牵制着我们一样。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穷人发了笔横财,为了守住钱财,他到城里找一位老者买智慧。
老者告诉他:“所谓智慧,就是你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先向前走七步,再向后走七步。这样来回三次,智慧便来了。”
听了老者的话,他半信半疑。
晚上回到家,他看到妻子和另一个人躺在床上。
以为妻子出轨,他便拿起斧子准备往床上砍,忽然想起老者的话,他便照做起来。
冷静过后,才发现,原来妻子身边的人是自己的母亲。
原来天黑后,妻子见丈夫迟迟没有回家,不敢一个人睡觉,于是叫来他的母亲作伴,而他差一点就酿成了大祸。
荀子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
意思是,君子喜怒不过火,皆有所分寸。
遇到高兴的事不会大喜,毕竟人容易乐极生悲,遇到让人发怒的事情也不会动怒,毕竟动怒容易伤身,还会伤害他人。
凡事先冷静,心平气和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最平和的方式来解决。
懂得管理情绪,其实也是在管理人生。
所有的坏情绪来临之前,做一下深呼吸,不要着急做反应,好好思考事情该怎么解决,而不是只会用情绪来解决,这才是真正能干的人的大智慧。
让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