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认为物质是实在的。但在相对论那里,物质就是能量;在量子理论那里,物质是波粒二象性;在佛学那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谓的物质只是一堆暂时聚合的粒子而已,根本没有恒常不变的物质。如果说物质,即非物质,是名为物质。换言之,物质只是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里的名相而已。
同理,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为世界;我,即非我,是名为我;心,即非心,是名为心。一切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认知里,改变认知,就是改变世界。
我们常常观照自我,我即非我,昨天的我已经死去,明天尚未可知是不是我,只有当下是自我。你仔细想想,绝大多数的烦恼都来源于过去与未来。如果只是活在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又何必为难自己呢?
我,无非身心,及我所有。外在的东西根本不属你,只是暂时寄存于你,比如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并不属于你。你占有外物时,外物也在占有你,占有就是暂时拥有,可能转身就不是你的。
身体也不属于你。我们的肉体来自父母的生育,来自天地万物的给养,身体哪一个部分真正属于你?苏轼有诗,“长恨此身非我有”,庄子有言,“汝身非汝有,天地之委形;汝生非汝有,天地之委和;性命非汝有,天地之委顺;子孙非汝有,天地之委蜕”。一句话,身体不属于你。
心也不属于你。所思所想,所知所识,皆因外在而起,外在变化无常,内在也恒常不居。《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皆因诸心因缘所生,也因缘所灭。所以,从根本上讲,心也不属于你。
身心及我所,皆不是“自我”,独立而不改的“自我”,其实并不存在,只是一个幻相而已。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都是阴阳混沌体,我与非我同时存在,是你的,同时也不是你的,你活着,同时也在死去。世上并不存在一个纯粹的“自我”。
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主观世界里,一切皆为名相(概念、观念、认知等主观的一切)而已。如果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人为虚构的名相就是复印件的复印件。
量子理论告诉我们,没有纯粹的客观世界,世界离不开人的意识,那么意识究竟是什么,与老庄的“道”一样不可思议。这是不是又证明“自我”的存在又离不开“名相”?
我与非我,同时共存,名相似乎也不可或缺,人只能并必须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只是不要执著“自我”,“自我”只是一个幻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