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首批33个概念验证项目亮相

吸附式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与装备、面向机器人安全的电子皮肤技术研究、柔性机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近日,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首批33个智能装备领域“概念验证项目”在中关村科技装备创新创业基地亮相。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概念验证是弥补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进行市场化产业化成果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先第一公里”。

“通过概念验证,可以让‘躺在’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概念验证项目的目标是通过1至2年的验证时间,形成原理样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与企业开展合作或注册成立新公司。中关村管委会面向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装备、新材料等7个高精尖产业领域,启动了首批概念验证项目征集工作。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的33个项目经过初评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来到中关村科技装备创新创业基地集中进行项目路演。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及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带来了“吸附式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及装备”,该装备基于视觉和激光技术,在线修正定位误差,实现机器人末端的精确测量与定位,保证机器人加工系统的加工精度。该概念验证项目一亮相就受到专家和企业的追捧,专家轮翻询问,企业代表纷纷示好。

“我们中科院有5个概念验证项目参加了路演,从路演表现来看,企业对我们的项目都很感兴趣。”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主任赵晓光介绍说,“我们现在参加的路演项目验证处于产业化最前端,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通过路演验证,给未来的科研方向明确了目标,也给我们增大产业化合作空间,实现了研发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早期融合。”

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表示,通过此次路演,得到与会企业的投资和联合研发支持的项目,中关村管委会将优先给予配套支持,加速概念验证过程。同时中关村管委会也将搭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由创新中心为这些概念验证项目提供敏捷制造、共享实验室等硬科技孵化服务手段,促进核心技术突破与转化、产业化。

33个概念验证项目名单:

1、按摩机器人柔性按摩头研制

2、面向机器人安全的电子皮肤技术研究

3、具有大输出力的全柔性驱动技术研究

4、面向航空旅客的智能服务与交互的机器人应用

5、吸附式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及装备

6、多功能二维材料人造电子皮肤

7、面向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卵细胞非接触式无损操控

8、微小型智能仿生机器鼠

9、柔性机器人和新型人工肌肉

10、机器人关节多参数智能测试技术

11、激光快速测量齿轮的新方法及技术

12、复杂三维环境下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13、基于数字孪生的离散制造过程资源调度与监控系统

14、基于机器学习的大口径曲面光学元件外观缺陷检测系统

15、基于视觉和激光的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

16、人机共融的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决策

17、室内服务机器人任务学习系统

18、中医针灸机器人穴位识别定位系统

19、道面表观病害自动检测分割系统

20、基于嵌入式AI的X光检测装置研制

21、高精度可见光定位技术研究及实现

22、便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完善与技术性能验证

23、基于免疫磁分离微生物检测样本前处理仪器研发与应用

24、MEMS微型金属三维结构件系统制造技术

25、物流车用氢燃料的动力系统设计和研发

26、室内空气质量测评控技术与装备概念验证项目

27、无人系统自主智能精准感知与操控

28、基于单波长全聚焦高灵敏度XRF技术的检测仪器的研制与验证

29、打印柔性压电材料及器件

30、纳米绿色印刷光子晶体

31、多AGV智能体协同定位和追踪技术

32、干涉型光纤声传感器

33、民用智能视觉导航定位系统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王斌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