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NetMarketShare的报道,Chromium内核的Edge浏览器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0%,是Edge浏览器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场占有率。
说到微软的浏览器,不少小伙伴第一时间会想到Internet Explorer。由于微软把IE浏览器默认预装在Windows当中,这款浏览器曾经一度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甚至当年微软抄袭了苹果Mac OS的图形界面,作为和解的条件,苹果要求微软为Mac OS开发Office套件以及IE浏览器,IE还一度成为Mac的默认浏览器。
但是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IE浏览器由于对互联网新标准的跟进速度较慢,企图凭借自己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左右W3C标准的发展,最终被后起之秀打败,兼容过时的IE浏览器也成为每一位前端工程师的噩梦。微软为了不被市场抛弃,壮士断臂,放弃IE,重新开发内核,主攻他们的新浏览器:Edge。
最初,Edge是一款在Win10上面的针对触控场景优化的浏览器。图标的设计以及融合OneNote的手写笔记功能都体现了这款浏览器是为平板模式设计的。后来由于IE逐渐被主流市场抛弃,Edge成了微软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微软把Edge扶正,让他成为旗下主打的浏览器产品,开始在Windows系统中推荐用户把Edge设置成默认浏览器而不是IE。
但是由于Edge早期版本的体验非常糟糕,而且专门针对触控场景设计的极度扁平化的UI设计并不符合大众口味。以至于虽然经过多次迭代,Windows用户还是对这个“被拍扁的IE”没有什么好感。Edge浏览器的市场地位一直非常尴尬,而谷歌的Chrome也在短短十年内成长为世界上用户最多的浏览器。
最终,微软在今年3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自己的内核,转而使用谷歌开源的Chromium内核。也就是说,现在的Edge中,HTML解析器、CSS渲染器、JavaScript引擎都和Chrome浏览器同根同源,简单来说,Edge更像是一个换皮的Chrome。在更换成Chromium内核之后,甚至连图标都变成和Chrome有几分神似。
其实,采用Chromium内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的360、腾讯、猎豹等等浏览器都是采用了Chromium内核。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浏览器内核已经只有Chromium和Gecko两种了,微软把Edge更换成Chromium内核也是顺应市场的选择。
现在的Edge浏览器拥有了和Chrome一样的流畅体验,在微软的调教下甚至更快,同时又拥有良好的云端备份体验(由于某些原因谷歌的云服务在国内无法使用),再加上和Windows的捆绑,Edge取得10%的市场份额并不奇怪。但是要赶上Chrome接近70%的市场份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就说微软的浏览器准备重回巅峰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