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将于本月21日开幕

5月14日,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新闻发布会消息,以“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将于5月21日至23日在重庆市涪陵区举办。作为重庆全市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大赛共设置119个赛项。同时,将通过“以赛育才、以赛促产”模式,推动技能标准向产业标准转化,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现场。唐宇 摄

重庆市涪陵区政府副区长郑小平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属地筹备情况。依托“产业强区”优势,涪陵成立11个专项工作组,启用涪陵奥体中心及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1.3万平方米的专业场馆作为主赛场,配备18家酒店、50辆专用接驳车辆及300名志愿者提供全流程保障。赛事期间将同步举办技能成果展演,向公众呈现涪陵榨菜非遗制作技艺、福绣工艺等文化名片,并组织世界技能冠军讲述成长故事,强化“技能成才”的社会共识。目前涪陵区技能人才总量近20万,高技能人才占比超30%,其技术团队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多项技术支持。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苏静介绍,重庆近年来构建起“巴渝工匠”全链条培育体系,建成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27个、市级基地144个,累计培养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7人、全国冠军8人。通过两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重庆已与70余国建立技能交流机制。本届赛事首次采用“集中+分散”办赛模式,吸引全市41个区县635名选手参赛,选手年龄横跨16岁新锐至57岁资深工匠,并邀请西部省份组队竞技。开幕式将发起“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合作友好城市共建倡议,推动区域技能生态互联互通。

本届大赛深度践行“赛产融合”理念,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和产业前沿需求。苏静特别指出,重庆已开发职业培训包100余个、一体化教材课程60余项,新建技工院校特色专业50多个,其中“智能制造与育人”“家政服务与家人”等产教联动品牌成效显著。郑小平补充介绍,涪陵作为工业大区,其技能团队成功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3名全国技术能手、5名特级技师形成的传帮带机制,正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这些举措充分体现“赛场技术向生产线转化”的核心目标,构建起技能提升与产业跃迁的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获奖选手除获得奖金、技能等级晋升资格外,其竞赛技术标准将直接转化为职业培训课程。市人力社保局数据显示,近三年依托赛事成果开发了100余个职业培训包及50个技工院校特色专业,并推动火锅料理师成为国家新工种。这场覆盖技能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赛事,正成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人才引擎。(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