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无人机影响高铁低空安全,铁路电子围栏将率先在苏北规模化试点应用

近年来,无人机侵入事件频发,对铁路低空安全防护构成挑战。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极飞科技,在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江苏省铁路办公室、上海铁路公安局等单位指导协助下,研发铁路电子围栏系统,破解无人机侵入难题,填补国内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技术空白。目前,该系统正在试点中,计划优先在苏北地区完成规模化试点和应用,试点成功后将向全行业开放成果。

近年来,无人机侵入事件频发,对铁路低空安全防护构成挑战。

为何无人机会侵入铁路?技术专家指出,此类事故的发生也不能简单认为是产品设计问题。铁路上方的电气化接触网通常采用 27.5 千伏的高压电,一旦无人机飞越或靠近铁路路线,极易受磁场影响而失控坠机。此外,农事从业者的安全意识也不容忽视。由于许多铁路穿过广袤农田,部分无人机操作人员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作业时,缺乏对铁路禁飞规定的了解,在不经意间将无人机飞入铁路沿线禁飞区域,最终导致无人机坠入铁路区域,威胁铁路运输安全。除了无人机以外,农田中地膜、蔬菜大棚和农资弃物等,都存在侵入铁路运行区域的可能,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提高铁路段附近农业从业人员的认知。

尽管设置电子围栏是无人机禁飞管理的常规手段,但与机场等相对固定的场景不同,铁路沿线地形复杂,涵盖隧道、桥梁、山地等多种地貌,传统基于卫星定位的静态围栏技术难以满足铁路场景的动态管理需求,这使得无人机在铁路沿线的安全飞行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面对这一行业痛点,铁路部门联合极飞科技展开技术攻关,研发铁路电子围栏,填补无人机铁路安全管理技术空白。铁路部门提供沿线铁路段,极飞科技则依托其无人机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通过成熟算法将地理信息转化为一道无形却可靠的“电子防线”。该系统不仅能精准实现禁飞区内无人机无法起飞,还能在无人机解除电子围栏时实现悬停,无法进入,有效避免了无人机对铁路运行安全造成威胁。

同时,技术人员还为无人机增设“一键断电”功能,遇到突发情况,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设备瞬间切断动力,进一步降低了事故扩大的风险,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了双重保障。

据介绍,目前,该铁路电子围栏系统已于今年4月14日在扬州东站附近高速铁路段完成电子围栏可行性实验,下一步计划将优先在苏北地区完成规模化试点和应用,一旦试点成功,将向全行业开放该技术成果。

电子围栏可行性实验现场

铁路段电子围栏示意图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项创新成果不仅为无人机行业制定了新的安全规范,更填补了国内轨道交通空域安全管理的技术空白,将有效提升铁路运行安全水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