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这起事故的buff叠满了:智驾甩锅留2秒、电子开关门把手、锁死起火...

1. 接管时间真的够用吗?

智驾退出,只给了2秒让人接管。

2秒够不够?说实话,很悬。

德国那边测试过,正常人高速上反应得要2.6秒。

你还得判断情况、动手操作,根本来不及。

小米这波日志放出来,意思是“我提前提示了、是人没接住”?

可你明知道前面要撞了,临门一脚把方向盘甩给人,这不甩锅吗?

所以问题是——到底谁的锅?车没判断好?人没反应过来?都该有个说法。

有没有事故影像,能不能还原一下?这很关键。

2. 智驾到底“接”到啥时候?

从日志看,noa自己提示了“前方有障碍”,然后减速。

1秒后车主接管,立马打了方向盘、踩了刹车。

再过两秒,车就撞了,接着起火。

你说是人操作不当,那也得看看当时什么路况。

是不是已经没得选了?智驾把人“请”上来时,已经是死局?

这不能只看“谁最后握着方向盘”,得看“谁把人推到这一步”的。

下面这个视频是我一个朋友在高速上遇到的情况(就不标出车型了),如果是你们,能躲得过来吗?

上传视频封面

好的标题可以获得更多的推荐及关注者

3. 车门为什么打不开?

重点来了,撞完起火,人没法逃出来。

为啥?因为车门锁着,打不开。

很多电车靠气囊弹出才自动解锁。

问题是——气囊不弹,门就不解?

这设计也太理想化了吧?真出事儿的时候,哪有时间研究按钮在哪?

还有隐藏门把手。平时找不到,慌的时候更别说。

火烧起来根本不给你思考空间。

这种电子开关支撑的半隐藏式门把手,断电后机械外翻是开不了车门的。

你说配个破窗锤?人在车里晕了,外面的人还是打不开。

这真是设计要命,关键时刻没一项能救命。

4. 怎么办?现在就该改。

  • 智驾退出的缓冲时间要立标准,不能“你来开吧”就甩锅了。

  • 落锁机制该优化,不弹气囊也能开门。

  • 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是时候反思下了,不能只图好看。

  • 断电也能逃生,是基本操作,不是选配。

这事儿出在小米,但别的电车也差不多。

今天是su7,明天可能就是别家。

车企真得从这次学到点什么。

设计帅不如设计活。命保住了,才有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