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如果想扼杀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真的无能为力

“给大陆50年!他们也不可能超越台积电!”

这是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所说的狂妄话语,自从半导体行业兴起之后,台积电就有如日中天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可这股嚣张劲,能用在大陆身上吗?我们真的突破不了台积电的封锁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扼杀论”出笼,底气何来?

年少时,张忠谋为了躲避战乱,和家人辗转多地生活。这些经历虽充满动荡,却也开阔了他的视野。

后来,18岁的张忠谋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求学,在哈佛的上千名新生中,他是唯一的中国人。

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不久后转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注攻读机械工程专业,并凭借自身努力顺利拿下硕士学位。

张忠谋

毕业后,张忠谋便投身半导体行业,加入德州仪器公司。在那里,他凭借对半导体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一路晋升成德州仪器的资深副总裁。

54岁的时候,张忠谋辞去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到中国台湾,创建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积电,开创了晶圆代工的全新商业模式。

此后,台积电在他的带领下飞速发展,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上独占鳌头。业界因此给予他极高评价,称他为半导体行业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

图源于网络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备受尊敬的科技界元老,曾经却大放厥词,宣称:

“如果想扼杀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真的无能为力。”

这种傲慢态度的背后,源于台积电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的垄断地位。

当时,该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最先进工艺的芯片生产市场。

这种技术领先并非完全依靠自身实力,而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之上。

张忠谋

其中最关键的芯片制造装备由欧洲供应商提供,而这些设备的技术专利又受制于美国,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技术壁垒。

2023年,全球芯片市场陷入低迷困境,台积电也未能幸免,营收出现了9%的下滑。不过,其年度销售额依旧高达693亿美元,在行业内一骑绝尘,稳居领先位置。

在市场方面,台积电与众多行业巨头合作密切,以苹果为例,自2010年双方携手后,台积电为苹果代工的A系列芯片,助力苹果手机在性能和功耗上优势凸显。

张忠谋

值得注意的是,张忠谋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入籍美国,并多次公开强调自己的美国人身份。

所以在19年,美国针对华为发起制裁行动,台积电几乎在第一时间便停止了对华为高端芯片的供应,致使华为智能手机业务遭受重创,发展势头急转直下。

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台积电在经营决策时,更倾向于服从美国的地缘政治需求,甘愿成为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工具。

图源于网络

在台积电以及像张忠谋这样的人看来,中国大陆芯片产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高度依赖外部供应。

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台积电限制供应,中国大陆芯片产业就会瞬间陷入困境,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美国为稳固自身在半导体行业的霸主地位,还联合了欧亚的一些盟友国家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围追堵截

不过,这些围堵举措虽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巨大压力,却也点燃了中国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封锁的决心。

图源于网络

“现实的有力回击”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国家就将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1960年,随着中科院和河北两家半导体研究机构的设立,我国开始形成科研与制造并行的产业体系。

在起步阶段,虽然技术储备不足且受到国际封锁,但中国科研人员依然坚持不懈。

图源于网络

到1965年,他们成功研发出国产集成电路,这一成就与日本同期,比韩国更早,展示了我国的创新潜力。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半导体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1982年,无锡率先引入日本的电视芯片生产技术,随后,国家连续推出多项支持政策和重点工程。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推动了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水平提升。

进入21世纪,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政府持续出台优惠政策与发展规划,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涌现。

张忠谋

当前,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半导体产业选择迎难而上。

在关键设备方面,虽然无法获得最先进的光刻系统,但国内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成功改良现有设备,实现了14纳米工艺量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遭遇供应链断供后,通过创新技术突破重围,成功研发新一代芯片,在5G通信和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张忠谋

与此同时,在去年5月,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设立第三期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投入3440亿元支持先进制程研发,为行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反观台积电,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建厂计划,简直是状况百出。

先看成本,最初规划时,台积电预计投入120亿美元就能搞定工厂建设。可谁能想到,工程一开始,资金就像开闸的洪水,一路猛涨,转眼间,投资额就蹿到了400亿美元

这还不算完,后续又传出消息,还得再追加1000亿美元。这么七算八算,整个建厂计划最终得砸下1650亿美元

张忠谋

对比在台湾地区的工厂,美国这边的建厂成本一下子就高出了近30%,而运营成本更是夸张,达到了台湾工厂的三倍之多,这无疑让台积电的财务压力剧增。

在人才招募方面,台积电在美国当地也是四处碰壁。想找些刚毕业的工程专业年轻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没办法,他们只能把新招来的工程师一批批送往台湾地区培训,不光一培训就是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这一做法还引来了当地工会的强烈抗议,使得台积电再次陷入两难的境地。

图源于网络

和台积电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儿相比,咱们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那可是发展得红红火火。

国家对半导体产业极为重视,全力支持,专门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

这些年,咱们国家半导体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越来越强,自主率每年都在稳步上升,预计到2027年,自主率能达到26.6%

张忠谋

虽说目前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像产业链的配套不够完备,高端专业人才数量也不太充足。

但好在5G、ai、自动驾驶这些新兴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对半导体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给半导体产业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内的半导体企业也都铆足了劲,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大舞台上,咱们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正一步步变强。

张忠谋

结语

张忠谋的狂妄言论,虽一度引发轩然大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凸显其短视与傲慢。

中国半导体产业于困境中奋进,以自主创新的亮眼成果,让那些轻视的言论不攻自破。

张忠谋

往后,中国半导体产业必将乘势而上,持续精进自主研发实力,优化产业链布局。

随着差距逐步缩小,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全球半导体技术迈向新高度的中流砥柱。

参考资料

中国网资讯2023年11月3日发布:台积电老板张忠谋口出狂言:中国绝不可能成为全球半导体霸主,我们控制了所有的渠道,如果我们想要扼住他的喉咙,他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纵相新闻2023年3月18日发布:台积电张忠谋首次表态:支持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制裁

海峡新干线2025年3月3日发布

文案内容和图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