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首富虞仁荣从农村孩子到半导体行业巨头,并捐赠300亿建大学

虞仁荣

文:阿强

编辑:阿强

前言:

芯片首富虞仁荣,从农村孩子成长为半导体行业巨头,捐赠300亿元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市场洞察力和勇气,成就了自己的传奇。

虞仁荣这个从浙江宁波贫困乡村走出来的人物,在中国芯片领域,他绝对是个大佬级的人物。

从农村孩子成为清华学子,最后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巨头,虞仁荣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人物介绍:

虞仁荣196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家里过的十分的清贫,他从小就十分懂事,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当地的乡村教师,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让他励志要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当时在当地的镇海中学读书,学习特别刻苦,成绩十分的优异。在当时他们村子里有一个“华人世界船王”名叫包玉刚,这个人可是了不起,从13岁就出去打拼到最后成为环球航运集团的老总,并出资5000万元建设了宁波大学。

受到了包玉刚的影响,虞仁荣就立志好好学习将来要多挣钱,然后回报家乡,也要为家乡捐建学校。

1985年,虞仁荣经过自己几年的学习拼搏,最终以镇海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职场磨砺与初次创业:

话说虞仁荣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有了很强的经商头脑了,他把当时北京的试卷转卖到到河北保定,从中赚取差价,赚到了一笔生活费,令同学们啧啧称赞。

经过5年的学习苦读,1990年他顺利的从清华大学毕业,刚毕业的他便一头扎进了职场,进入了当时IT行业的巨头——浪潮集团,当上了一名工程师。

当时在这样的大企业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是虞仁荣却感觉这样寄人于篱下的工作很难熬出头,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大好青春年华扔在这里,仅仅在浪潮集团工作了两年便辞去了这份工作。

在离开浪潮以后他担任了香港龙跃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分销经理,在这里一干就是6个年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为他主要是做的电子元件分销,为以后创办自己的公司奠定了基础。

果不其然,他凭借着这几年工作积累的一些资金,1998年他创办了北京华清兴昌科贸有限公司,做起了软件分销的生意,在当时那个年代电子行业可谓是行业的风口,有一位大佬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短短几年,虞仁荣的公司就成了北京最大的电子元器件经销商,年利润高达1000万美元,让他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进军半导体领域:

虞仁荣深知靠做经销商只能够跟在别人后面赚钱,要想做到自己有主导权就必须自己研发半导体芯片,这样才能在行业里有发言权。

于是在 2007 年,虞仁荣在上海成立韦尔股份,正式进入半导体领域。

因为韦尔刚刚成立想要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很不容易,虞仁荣决定还是依靠分销稳住当前的局势,因为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

但是这些并没有难住虞仁荣,他先利用在行业内的声望与光宝、松下等极具权威性的半导体厂商达成了合作,又与华清公司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

就这样在虞仁荣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攻克了许多难题,终于在10年后的4月份成功上市,最初每股7.02元的价格发售。

后来在2019年虞仁荣又以百分之九十六的股份成功掌握了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全球第一大厂商北京豪威公司的主动权。

经过几年的发展韦尔的市值突破千亿,虞仁荣在2022年身价也暴涨至950亿,成功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32位。

实现理想,捐款300亿建大学:

在起初虞仁荣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自己有钱了一定要建设一座大学,回报家乡。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虞仁荣成功了,他知道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希望自己家乡的孩子也能够就近上学,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于是虞仁荣决定拿出300亿资金建设一座高标准的理工大学。

说干就干就在2022年直接拨付资金,其中100亿用于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200亿作为办学资金,用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基本运营费用。

这所学校准备分为三期建成,第一期预计在今年6月份完工,9月份开学。

更是聘请了北京大学的副校长陈十一担任

校长,暂时命名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总结:

这个从穷苦农村走出来的人物或许最能体现虞仁荣精神的,不是他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而是他的那种为国家半导体行业,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所付出的精神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