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元“月薪”聘一位AI主播,靠谱吗?

作 者丨丁莉

编 辑丨张雅婷

图 源丨图虫

618已近尾声,带货热潮仍未落下帷幕,直播间里却悄然“换帅”。

半个多月来,品牌商家直播大面积铺开,汹涌人潮涌入。每晚黄金时段,鳞次栉比的直播间、侃侃而谈的主播、飞速滚动的弹幕……热火朝天的带货场里,一切都是那么寻常——倘若忽略掉主播那些略有僵硬的小动作的话。

越来越多人开始留意到,某位激情澎湃推介商品、回复问题,24小时未有下播的主播,可能只是个没有生命的数字人。

新一轮电商鏖战中,AI早已混迹其中。

AI数字人化身带货主播,恰巧踩中了大模型成熟的节点。自去年踏入元年以来,这门新生意正快速膨胀。今年以来,京东、美ONE先后将人工智能送入直播间,无数中小商家相继跟进,并在今年618期间迎来一场集中试水。

故事更深层次的背景其实是,消费收缩压力仍未完全化解、史上最“卷”618送上迎头一棒,AI新工具正在被行业寄予了实现翻盘的厚望。

那么,这种希望是否靠谱?当下聘请一位AI主播需要支付多少“薪酬”?站上新风口的AI主播们又将搅动起怎样的行业动能与格局重塑?

699元“月薪”聘一位AI主播,GMV翻倍

“大家抓紧时间上车”“有兄弟给我留言,给你回复了”……

4月16日晚,“数字版”刘强东操着大众熟悉的话术开启了直播首秀。这场不到一小时的直播总观看量突破2000万,创下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历史峰值;40分钟内,整体订单量便破10万,多个品类商品被一扫而空。

一个月后,美ONE宣布,6·18期间将在“所有女生”直播间首次测试数字人直播,填补真人直播时段和服务的空缺;6月18日当天,京东直播间又迎来三星、vivo、realmeLG总裁的数字分身,带货手机、显示器等3C产品……

头部电商跑步进场,围绕人工智能催生出了一门新生意。

深圳闪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赢家之一,这家AI视频创作工具开发商在今年迎来爆发。公司直播线负责人陈清彬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近两季度,公司直播领域业务呈3—5倍增长,其中电商直播占据了三分之二;闪剪智能的直播产品在国内已拥有超两万家商家用户,其中不乏海尔新希望这样的头部品牌。

去年4月,在闪剪智能协助下,新希望乳业在支付宝生活小程序试点数字人直播。连续六场直播实现GMV翻番,曝光量增长超三倍,订单增加了160%。

整个直播间完全凭借软件虚拟搭建起来,身着橘黄T恤、形象姣好的主播也是由闪剪智能训练提供的,其神态自如、频频互动,每一根头发丝都无比逼真。目前,在闪剪智能的公共数字人库里,像这样的AI主播有100余位。

此外,其还提供数字人定制,仅需录入视频,AI便能完美克隆真人形象与声音。陈清彬介绍,数字人定制再加上训练算力支撑,每个月不过699元。

换言之,仅需不到700元“月薪”,就能聘请一位不用停播的数字人主播。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平台店铺数量已达到2500万家。为搏击电商红海,越来越多中小商家挤入直播赛道,却又苦于成本高昂。在这样的背景下,普惠的AI主播预计还将拥抱更广的“就业”前景。

但与此同时,AI主播的普及也将为平台监管带来更深层挑战。同京东、淘宝等货架电商起家的平台相比,内容电商似乎对数字人采取了更谨慎的态度。

5月9日,抖音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提出“使用已注册的虚拟人形象进行直播时,必须由真人驱动进行实时互动,不允许完全由AI驱动进行互动”;日前,腾讯也修订《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拟禁止数字人直播带货,违者将减少账号推荐、限制直播带货能力。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电商领域,AI需要大量数据辅助决策,在此过程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成为重要挑战,“随着AI广泛应用,相关的法律和道德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电商驶入红海,“人货场”轻量型应战

平台阵仗不减,但新一期618却疲态尽显。半个多月来,天猫、京东取消预售、简化优惠活动,抖音小范围内测电商改价系统,拼多多火速跟进“自动跟价”系统,快手则拿出了10亿红包补贴……尽管花样频出,但却收效甚微。

寂寥的618背后,是电子商务增速放缓,网络零售渐趋驶入红海。202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50.57万亿元,增速比上一年下滑6.6个百分点;网络零售交易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迟滞不前,已连续四年徘徊在三成上下。

本就前途未卜的商家进一步被卷入618价格战,尤其中小主体开始寻求更具性价比的工具。

AI数字人直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闯进了品牌电商的视野中。

目前,传统的真人直播仍是一场豪赌——价格不菲的设备,囊括了助理、场控、运营等角色的直播团队……而受体力限制,高薪聘请的主播往往仅能开播几个小时。而AI入场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直播间可借助虚拟背景、道具贴纸一键搭建,一位运营人员即可协助开播,“人货场”多重环节均日趋轻量化。

此外数字人更具稳定性,商家不必担心其突然离职打乱营销节奏;闪剪智能提供的公共数字人质量也更高,商家往往难以凭一己之力招募到与之形象相媲美的真人主播;“体力无穷”的数字人还可以不间断上播,打造“日不落”直播间。

陈清彬解释,传统直播中,商家为保持主播状态往往会选择集中攻坚19:00—23:00的黄金时段,而无暇顾及其余时段;这部分被忽视的非黄金时段,尽管整体流量较低,但由于开播商家少,竞争较低,反而能让一些商家取得不错的成交转化率。

AI主播入场后,便能够在非黄金时段“补位”,扩大“赢面”。

莫岱青认为,AI数字人将打破传统直播对人力的高度依赖,满足消费者全天候的购物需求,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对化解电商“内卷”局面起到促进作用

随着跨境电商快速膨胀,面向海外的直播也成为大势所趋。传统直播间小语种主播招募难、本土直播团队管理成本高等挑战,在AI直播间中都可迎刃而解。

对此,政策方面已有关照。就在几天前,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依法合规引入数字人等新技术,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带动更多优势产品出口”。

闪剪智能曾帮助某跨境电商开展数字人直播,使后者TikTok印尼区GMV实现单场GMV2亿印尼盾。陈清彬表示,从公司业务看,跨境电商AI直播需求更显著,自公司去年三季度海外直播产品推出,目前业务量已约占整体直播板块的半数。

格局转换,谁将踩中电商直播未来风口

新技术决定着行业的未来风口,风起云涌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走到了落地阶段。

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后,日前,《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发布,商贸流通、文娱生活亦是重要场景。

从市场行为分析,这场技术与行业的结合是双向而行的。

一方面,以闪剪智能为代表,原本就植根视频创作领域企业加速向人工智能布局。这场转型大致可以追溯到2018年前后,闪剪智能推出了一款文字动画产品;2020年,旗下梵高AI实验室成立,正式对AI数字人进行系统化攻克研发。

闪剪智能AI直播产品、AI短视频产品升级迭代了原本的视频特效模板产品,公司品牌从“大头兄弟”升级为“闪剪智能”。以此为缩影,人工智能日益成为视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在闪剪智能的小红书账号里,各式各样数字人或行走、或用餐、或驾驶汽车,他们自如出入户内外各类场景,逐渐摆脱了数字人仅能端坐不动、僵硬刻板的标签。

同时,陈清彬也表示,就直播带货而言,AI主播仍更多集中于食品、3C、家用电器等标准化商品领域,对于服饰等更要求个性化和交互性的商品,数字人的表现略逊一筹,“未来,随着AI训练算法继续深化,结合大模型等技术,AI数字人可具备更精准流畅的实时交互能力,更自然的语言回复和生动的动作表情,在商业、教育、娱乐、专业服务等领域迎来更丰富的应用”。

这也意味着,下一代AI直播仰仗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飞跃。因此,另一方面,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开始为其自研大模型寻找落地的载体。

代表性的案例是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搭载了其自研大模型的元象AI数字人是业内少有能与弹幕实时互动的数字人,其甚至能为观众解析星座运势。通过同虎牙合作,元象AI数字人已在带货和聊天陪伴两大领域试水。

在元象XVERSE公司联合创始人肖志立看来,AI目前已经从专属职能的对话式智能体、虚拟形象和预定人设的智能体走到了第三代——具备真人形象的多模态智能体。后者将通过激发新的商业模式,带来丰富的变现机会。

下一步,元象计划将数字人进一步导入客服、新闻播报等多元场景。他预期,AI数字人将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在教学领域,其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节奏风格;直播中,它能分析用户数据投其所好,提高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率。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数字人带动的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334.7亿元,预计到明年,这一数据将飙涨至6402.7亿元。电商必将成为重点赛道

纵向来看,以2016年淘宝直播上线为标志,中国电商直播迎来第一个飞跃期;2023年,AI数字人直播元年到来,电商直播踏入新纪元。如果说杭州踩中了中国电商的第一个风口,手握AI法宝的广东等地或有望成为新商机的受益者。

SFC

本期编辑 金珊 实习生 李洁

618到底还买不买?我们问了100位消费者,答案很意外

618电商红海之战丨21世纪经济报道特刊

618小卖家两难:“不参加没流量,参加又怕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