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个大规模水电解制氢项目在“成都氢谷”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6月12日,位于成都彭州市“成都氢谷”的华能彭州水电解制氢示范站成功售出第一车“零碳”绿氢,标志着四川首个大规模水电解制氢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是彭州市立足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和国家超大城市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促进氢源结构“由灰向绿”逐步转型的创新之举。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华能集团投资运营,是集团首个正式运营的绿氢项目。项目装配2台行业领先水平的碱性电解槽,设计年产能1860吨,氢气产品纯度达99.999%,可满足500辆氢燃料电池车用氢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7万吨。

所谓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氢气,其燃烧时只产生水,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是纯正的绿色新能源,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彭州市依托成都市规划布局的唯一“氢源城”,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全力做强“成都氢谷”品牌,助力成都打造“中国绿氢之都”。目前已累计引育华能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莒纳绿氢电极项目、大连大特西南区域总部及特种气体分装项目等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项目)20余个,总投资37.5亿元,形成了覆盖氢能产业“研—制—储—运—用”各环节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优势。

下一步,彭州围绕清洁能源体系建设,锚定“绿色能源提供者、行业标准制定者、产业生态构建者”的发展目标,重点做强“成都氢谷”能源保供、关键设备、创新转化、工业示范四大功能,深度融入成都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和成渝“氢走廊”,力争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将“成都氢谷”打造成为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构建多元能源体系的创新引领区。

红星新闻记者 董馨 图据彭州市委宣传部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