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智能剪草机器人开启欧美“割草”征途

近日,由筱珈数据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剪草机器人iSward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测试,这一批1000多台机器人将通过中国的港口出海欧美。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大概有2.5亿个私人草坪及花园,其中80%分布在欧美各国。以美国为例,普通家庭草坪外包的年费用月在1000到1200美元。

总部位于浦东的上海筱珈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户外服务机器人研发、生产和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运用大数据、AI算法研发智能化服务机器人。“目前,我们的机器人通过RTK技术,可以建立虚拟围栏并精确确定其位置,最佳精度可以低于10厘米,最佳覆盖面积可达3000平方米。”筱珈数据科技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陈逍介绍。

据了解,传统围线机器人基于“布线+随机碰撞”的作业原理,已经发展了近10年时间,但是在效率和效果上仍有待改进。“由于需要布线,一是会产生一大笔安装与维护费用;二是围线机器人无法满足1000平以上草坪的需求。”陈逍介绍。

目前,各类庭院草坪的差异化较大,不同草坪在边界、坡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iSward的无线定位技术使机器人摆脱了围线的束缚,机器人的适用草坪面积最大可达5000平;其次,机器人的精确自动导航技术确保机器人在剪草时“精准作业”。“机器人在室外运行要比室内更加复杂,环境判读需要选择融入并选择恰当的传感器,并加入视觉AI进行辅助,也就是需要更复杂的算法。”陈逍介绍。

基于当下不同的使用环境,iSward剪草机器人融合了视觉AI和RTK卫星定位两项技术。“RTK技术帮助机器人实现无线精确定位和导航,而视觉AI算法提供辅助导航功能,即使在卫星信号较差的情况下,机器仍能够不出草坪边界,并能识别草坪中的临时障碍物(如人、宠物等),实现智能避障。”陈逍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上海已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其中浦东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持续提升。筱珈数据科技也与上海交大等院校进行了“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科技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帮我们更加熟悉前沿产业界的一些应用成果,同时把我们在算法里、实验室里应用到的一些技术用在实际的机器人上。”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吴新锐说。

去年,最新款iSward剪草机器人亮相上海进博会,吸引了不少外商前来洽谈。2024年,筱珈数据科技的机器人将在欧美多国布点销售。“我们想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是引领这个市场,就需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看家本领,这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服务我们的社会。”陈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