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5G网络,华为中兴设备被禁,真的是为了‘安全’还是有其他隐情?这背后的故事,你一定没想到!”
近日,有“德国政府消息人士”向法新社透露了一个震撼消息。从2026年1月1日开始,德国正在考虑在5G网络中禁用中国的两大制造商——华为和中兴的部件。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禁令不仅仅是针对新部件,连已经安装的部件也在此列!但是,也有媒体爆料,德国政府内部对此仍然存在分歧,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到德国本来就落后的数字化进程。这样的消息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德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是犹豫、纠结、充满矛盾。
那么,为什么要限制甚至禁用华为和中兴呢?明面上的理由一直都是“国家安全问题”。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那些鼓吹限制、禁止华为和中兴的部门、机构和人员,都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两家公司存在安全风险,也没有找到其他违规行为。从2019年开始,华为和中兴在西方受到了非常严格的对待。这些人几乎是拿着放大镜,对这两家公司进行地毯式的搜查,但是“努力”了这么久,什么都没有找到。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根据德国的数据,德国目前共有8.2万个移动通信站,其中约一半都使用了华为的技术。而华为在德国的5G网络设备市场份额,已经接近六成。这说明华为为德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业内人士透露,如果从德国现有的通信网络中排除华为设备,不仅会带来高达50亿欧元的巨大成本,还会使德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倒退好几年。
德国《明镜》周刊在8月初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德国正在考虑的“去华为”进程可能会给其铁路系统带来沉重的打击。替换相关设施需要花费约4亿欧元,这可能导致许多项目延长5到6年。如果德国真的决定限制或禁止华为和中兴,这些代价最终都会转嫁到德国消费者头上。
说到底,如何建设5G网络,这其实是德国自己的事情。如果选择对了,受益的是德国自己;如果选择错了,吃亏的也是德国自己。但是,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就将中国的企业排除在5G网络之外,这不仅仅是更换设备的高昂成本,还有可能失去在未来激烈竞争中的机会,以及德国公平市场规则的声誉。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可能德国可以借鉴一下。在美国的压力下,瑞典在2020年发布了针对华为的禁令。但是,最大的反对声音,竟然是来自华为的强大竞争对手——瑞典的电信巨头爱立信。爱立信当时甚至威胁说要“搬离瑞典”。这一禁令的直接结果是,原本在5G业务上形势一片大好的爱立信,受到了重创,在之后的全球竞争中一蹶不振。如果真的要针对华为和中兴,可能给德国带来的伤害会更大。
华为和中兴的设备部件已经逆向证明了它们的安全性。而它们的设备在技术上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在成本上的高性价比都是不争的事实。不惜自残,来限制或禁止华为和中兴,这真的是非理性的行为。德国电信在20日的回应中说,政府如果要求在2026年前停用华为设备是不现实的,并质疑是否需要采取这样可能导致用户服务质量大幅下降的行动。这代表了德国的理性声音。
就在这次消息曝光的同一天,德国经济研究所公布了一份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对外投资总额明显下滑,但对华投资仍处于高位,且比例进一步攀升。投资资金主要来自于在华赚取的利润。对德国来说,华为和中兴不是风险,中国更不是风险。在德国政坛吹动“去风险”的逆风时,德国的企业却很诚实地用脚投了票。德国是一个崇尚理性、讲求科学的国家,我们希望在华为和中兴的问题上,他们也能保持这样的态度。
德国在5G网络建设上的选择,不仅仅关系到国家的数字化进程,还关系到每一个德国人的利益。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排除华为和中兴,真的是明智之举吗?这背后的真相,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发表你的观点,也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