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站台”也无用,华为的强大,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文丨侠说科技

华为很强吗?

2021年6月,华为正式向华为手机用户推送鸿蒙操作系统,开始向美国操作系统发起挑战。鸿蒙系统的商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多家官媒在第一时间表示,鸿蒙操作系统有望打破美国企业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

官媒的“站队”无疑是给鸿蒙打了一针强心剂,其中,中纪委在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立场,发布一篇题为《深度关注 | 鸿蒙会带来什么》的文章,从研发背景、前景及意义对鸿蒙系统进行深度解读。

中纪委的“站台”无疑是给力的,中纪委的这篇文章在发布后不仅粉碎了外界以及网友对鸿蒙的各种质疑与误解,更是坐实了鸿蒙“国产”的身份。此行此举可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为鸿蒙的发展开拓了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

然而,这款被誉为“属于国人自己的生态系统”却被现实狠狠的抽了一耳光。从开始商用到现在,鸿蒙已经在市场上打拼了22个月,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鸿蒙系统被大众称作是一款超越苹果iOS系统、谷歌安卓系统的物联网系统。

但从Counterpoint Research对外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及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调查报告来看,蒙操系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8%,全球市场份额仅有2%。这样的鸿蒙被称作是一款超越苹果IOS、谷歌Android的系统,显然是名不符其实的。

对此,看过相关报告的网友也为之进行了“解释”,他们大多数人认为,鸿蒙作为新系统,缺乏友商的支持。谷歌的Android便是典型案例,Android在发展初期竞争力是相对疲软的,谷歌对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便是将Android开源供各大手机厂商免费使用,因此才有了今日Android的强大。

这个“解释”让不少网友信服的同时也对国内的友商产生了怨言,他们认为在大敌当前的背景下,国内的友商各自为营的行为属实不妥。但是随后这样的“解释”就遭到了质疑,按照华为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超过2.2亿台,华为终端全球月活用户超过7.3亿。

作为对比,苹果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活跃的iPhone用户数量在2020年9月超过了10亿。这就意味着,华为在存量市场上的体量与苹果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同时,这个信息也间接的证明一件事,在拥有如此规模的体量,鸿蒙仅有2%的份额,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极有可能出现在华为的身上。

事实上,这样的猜测并不是全无道理。一方面,国产手机在竞争中采用的是机海战术,每年都要发布大量的机型来冲销量。这样的策略从表象上看对厂商的业绩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个策略的后遗症也很明显。大量的机型给APP开发团队适配工作造成了压力之余,也对系统升级、生态打造形成了阻碍。

另外一方面,因为供应链方面的问题,华为现如今的发货成了问题,根据相关数据来看,华为新机的销量相比较友商以及之前的成绩无疑是杯水车薪。这也意味着,如果华为想成功的打造以鸿蒙为核心的生态,主要依仗还是要从存量市场着手。

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华为对鸿蒙的适配是较偏向于新机型的。新机型出货量少,老机型的适配工作繁重,个人猜测这可能是导致鸿蒙发展步伐缓慢的原因。想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较为周全的办法?

有,友商的支持无疑是最直接且迅捷的。但是,华为与友商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其次,鸿蒙虽然有官媒的站队以及网友的支持,但鸿蒙毕竟是新兴事物,其生态在完整度上远不及谷歌的Android以及苹果的iOS。如果贸然加入,无疑是自寻烦恼。

在商言商,各大国产手机厂商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发展之后,每个厂商的策略以及运营路线都已经趋向成熟,在没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贸然改变,这个决策并不是决策者能够轻易做出的。所以,很多时候的挑战与压力只能华为自己消化。

透过鸿蒙这个例子我相信大家可以看到一些问题,在华为被美国打压的舆情背景下,很多人把华为当下面对的困难归功于美国以及国内友商的背刺。诚然,美国的嘴脸固然丑恶,但是老话说的好,拳头就是硬道理,再多的规则,再多的道理,再多的道德,都不如实力。

华为确实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但是这个优秀是相对的。相对于国内的友商而言,华为是一家非常注重创新与研发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更值得国人的关注与信赖。但是相对于苹果而言,华为的创新与研发投入只不过是一个弱者崛起的手段。

在苹果的眼中,这些手段是不入流的,因为破解起来很容易。一方面,在研发投入上苹果的投入也是很巨大的,根据统计机构的数据,按照平均汇率,计算2010~2021年期间双方的研发投入,苹果只比华为少了2264.14亿元,差距微乎其微。

另外一方面,苹果在下决策之前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聘请调研机构对相关领域做摸底调查,简单的说,苹果不打没有把握的仗。5G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国产手机厂商大力宣传5G之时,苹果以市场不成熟为由选择了“掉队”。

1年后,在国产手机近乎全部迈进5G时代之后,5G初期因市场成熟度的原因导致集体翻车,在用户群体中产生了不是很积极的印象,而此时苹果选择切入,在生态优势的加持下,5G iPhone赢得大众好评,而这件事可以很直观的证明,苹果在时机的把握以及策略上的运用,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对手,在华为CEO余承东的放出的“豪言”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华为对苹果是不屑一顾的。余承东眼中的苹果,缺乏创新,不注重研发,故障率高,这样的苹果远不及华为优秀。

可是,余承东似乎没有注意到,苹果就可以把这样的产品卖出高价的同时做到畅销,而优秀的华为却举步维艰,只能深陷国产行业的恶劣竞争环境中无法自拔。这不单单是产品上的差异,还有品牌运营,企业经营上的差异。

在大众的眼中,华为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这诚然不假。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一白遮百丑只有在中国适用!在中国市场,手机厂商可以把一个摄像头夸出花来,但出了中国这个圈,生活在外边的大众更看重综合实力,产品的综合体验。

这并不是说外边的月亮比较圆,而是一个很刺痛人心的现实。就拿315曝光的老坛酸菜这件事来说,他们出口外国的产品为什么没有烟头没有臭脚?因为这种行为在外边生活的大众的眼中是一件非常恶心的事。

所以,如果你敢把这样的产品出口,天价罚款之余还有可能会遭到市场的抵制。反观我方,把酸菜包扔掉不就好了吗?这是文化与认知上的差异,而若是搞不懂这个差异,就意味着华为只能在一个充满局限且存在诸多竞争对手的范围内苟且。

三星错失中国市场,照样是出货量第一的品牌,为什么?因为他的产品面向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所有电子消费市场,而华为在种种限制下,他只剩中国一个市场,这样的华为怎么去跟别人竞争呢?异曲同工之处,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以及销量远不及华为,但是每年其销量份额相比较华为能少多少呢?

在华为被美国打压的期间中,不管是头条也好还是百度也罢,乃至大大小小的社交以及资讯平台,他们所“展示”的华为,强出天际,是中国科技的未来,中国科技的希望。华为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行业乃至全球的形势产生影响,然而,在华为被打压之后,别人的生意如常,别人的网络依旧畅通。

别人的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影响,而苹果离开中国会对中国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三星拒绝向中国企业提供屏幕、内存、摄像头,国产手机厂商的进度不仅会滞缓甚至可能会回转。高通不提供芯片,国产手机厂商的生意受到冲击几乎是不可避免。

所以,华为到底强在哪里?除了中国之外,华为对这个世界,重要么?重要!可是,客套话谁不会说?能赚2块钱,为什么要赚1块钱?这就是华为对这个世界所谓的重要性!

客观的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希望华为崛起的。但也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希望打败华为的是美国是外边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坑中国人,这句话为什么会是一个梗?

因为斥责中国人不支持华为不买华为不爱国的人他们知道,指责王思聪的下场,轻则被无视重则吃官司,而斥责同为社会底层的人,他们不用付出任何成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就可以获得所谓的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自豪感。

所以,吴京用iPhone是生活,任正非用苹果是研究对手,比亚迪员工开特斯拉是自由,王思聪一双鞋百万外国品牌是时尚,司马南老婆孩子送国外在国外买房是投资,一个劳苦大众用iPhone就是对民族的背叛,就是崇洋媚外,就是骨头软跪久了站不起来。这样的人,这样的认知,说出来的话,可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