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章,亲手创立了魅族,又亲手卖掉了他

上大学那会同学换手机,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魅族MX4 Pro,因为这款我手机关注了很久,有颜值又有超高配置,而且还有魅族的名声和系统,手机到了第一时间也感受了下,确实很不错,但最后还是翻车了!

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国产手机中的第一款2K分辨率智能手机,没见过世面的我那会看了显示效果,简直不要太清晰细腻了,但使用的过程中续航尿崩、出现卡顿,让我那同学抱怨了好几次。也就从那以后,我懂得了一些道理,买手机不能全看配置!


但不得不承认,那会的魅族在国产手机中还是有着很高低地位,特别是在2015年的MX5系列,将魅族手机推向了巅峰,年销量超过2000万部,之后就开始一直走下坡路,一直到现在的被吉利收购,尽管中间也努力挣扎过。

回顾魅族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Mp3时代、第二阶段国产智能手机颠覆者时代(代表机器有M8、M9)、第三阶段梦想时代(MX系列)、第四阶段回归魅族。

魅族作为MP3起家,模仿苹果ipod推出了M3、M6,一举成为国内mp3市场的老大哥,也因此收获了大批的追随者;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魅族的反应是很迅速的,一款M8智能手机横空出世。由于那会还没有安卓手机系统,都是基于windows ce系统进行定制的,魅族为了有不一样的体验和不同,于是就在windows ce上重新开发了一套ui,而且还专门定制开发了不少的工具,正因为这套系统,让魅族有了自己的优势,第一款智能手机M8在 2个月内卖掉了10万部,成绩非常的亮眼,但由于外观太像苹果了,据说有收到苹果的律师函,这款手机也就被迫停产了。

MX系列被称作位梦想系列,也是从MX开始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惊艳的外观,精湛的做工,MX4 Pro和MX5就是很好的代表。就在梦想开始的时候,遇见了小米,两个品牌的方向不同,一个为“发烧而生”走性价比路线,一个重设计打磨“小而美”的路线,最终市场和时间给出了结果。


在魅族Pro7之后,创始人黄章“重新出山”,打造了一款“出山之作”魅族15,但还是没能挽回魅族的艰难的境地,时间不等人,华为OPPO、vivo等众多国产品牌崛起,魅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砍掉魅蓝、关闭两千多家线下门店,焦距魅族手机,到最后“小而美”还是“更小而美”。

魅族有一个好的起点,却在赛跑的过程中掉了队,其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黄章和联发科。黄章主导这整个的产品导向,忽略了市场的动态和本质,有种闭门造车、我以为好的趋势,新机出来价格高然后很快又开始跳水;

从一开始使用三星芯片,到坚持使用联发科走高端,要知道那会的联发科更多的是山寨机的代名词,坚持了好几年了见形不对,放弃联发科转向高通,也是魅族运气有些背,转向高通局遇到了掉链子,而且还好几次,二放弃的联发科越来越有高端气质,天玑系列的出现开始在中断市场站稳脚跟,天玑9000挑战高通骁龙8Gen1,不过魅族已经回不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跟着高通走下去,要不怎么说魅族点背呢。

最近的这几年,魅族挣扎着,一直在为了或者而努力,魅族18S系列之后,到今年7月份都还没有新机出来,虽说骁龙8Gen1表现不怎么好,但其他家也都推出了该芯片的旗舰手机,魅族上半年一款新机没有,不少人都怀疑魅族新机没了,是不是魅族这个品牌也快没了。


原来是魅族已经在跟吉利(吉利下属手机子公司)谈收购的事宜,也在6月份的时候,正式对外披露了这项收购计划,并在7月4号正式与星纪时代举行了签约仪式,难得一见的创始人黄章和星纪时代董事长/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出席了这次的签约。从此,星纪时代持有魅族79.09%的股份,黄章的股份下降至9.79%,仅作为魅族科技产品战略顾问,几进几出的黄章不在主导产品走向,这也宣告着黄章时代的魅族也随之落幕。

不管吉利是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有个非常确定的事情是,收购之后保持独立运作,魅族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可以做更好的手机,至少说国产手机中还能见到魅族手机。

黄章,亲手创立了魅族,又亲手卖掉了他,只是为了魅族能够更好地存活下来,被卖掉并不可耻,活着才更重要!

至于魅族要不要做吉利车机、要不要帮助吉利做手机、要不要帮助吉利做生态等,这些也都不是我们所去操心的。魅族有这个能力,吉利有这个资金,做这些也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