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亿枚芯片只是开始,ASML开始醒悟,美媒:拦不住了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芯片被称为“工业粮食”,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相当分量的影响力。在科研方面,许多研究都需要借助设备来完成,越是高端的精密设备就越需要高端制程的芯片;在工业制造方面,随着工艺进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对于芯片的需求量也就加大了。

尤其是在智能汽车造车领域,随着智能汽车造车产业的兴起,对芯片的需求量迎来强劲增长,造车领域可以说是最“缺芯”的产业。

我国开始重视芯片的自研

意识到芯片如此重要之后,既然当不了该产业的“龙头”,那便阻止别人的发展。抱着这样的决心,老美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实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包围。

不仅所有美企无法向我们的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用到一部分美技术的其他地区企业也无法向我们自由出货或提供技术支持。如ASML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芯片规则”的限制下,ASML就无法对我国出货EUV光刻机,只能出货稍低工艺的DUV光刻机。

但这也给ASML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自从芯片规则改变后,国内制造商开始减少对海外企业的依赖,重视技术的自主研发,力争实现芯片国产化替代,华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

在芯片供应链渠道被切断后,华为就宣布全面进入半导体领域,旗下子公司哈勃投资在近半年来连续投资了国内多家半导体相关产业,加快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突破,此外还加大了自研力度,不仅将海思部门列为一级部门,还宣布将每年营业额的20%用于自主技术的研发。

随着众多厂商意识到自研芯片的重要性,在国家的支持和呼吁下,越来越多企业进入了半导体自研的布局。

OPPO、vivo、小米等国内厂商也纷纷减少了对高通等美企芯片的依赖,开始自研影像、AI芯片,对于自研处理器芯片的布局也已经在进行中。如今小米已经成功自研出电源芯片,vivo自研出专业的影像芯片,OPPO也成立了专门的芯片研发部门。

在国内芯片市场上,随着国内厂商对国内芯片的支持,联发科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高通,成为全球芯片市场份额第一。

240亿芯片只是开始

根据海关总局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芯片为1860亿片,相较于前一年的2100亿片同比下降了11.4%,足足减少了240亿片。

此外,根据市场数据统计,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平均销售额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在去年全球20家增长速度最快的半导体领域企业中,我国企业就占了19家,与去年的8家相比足足增长了137%。

去年一年我国的芯片出货量就超3600亿,同比增长33.3%,平均每月产能超过300亿。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加速布局,未来我国的芯片进口量只会越来越少,届时,高通等海外芯片企业失去的市场份额只会越来越多。

ASML开始醒悟了

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完善,ASML也开始醒悟了,不断表示出希望能尽快实现向我国自由出货的意愿,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出货量,并增加在我国招聘的员工数,加大在我国市场的布局。

根据ASML发布的2022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在今年Q1季度ASML就向我国出货了23台光刻设备。我国已超越美地区成为ASML的第三大市场,占ASML销售份额超过14%。

此外,根据财联社报道,ASML为了扩大在我国研发中心的规模,支持我国业务的增长,增加200名研发人员,建立一个维修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市场。

我国的半导体兴起是拦不住的

除了我国市场前景可观之外,ASML更害怕的是我们对光刻机的依赖正在不断减小。一方面是我们的光刻机自研已经颇有进展,不管是光刻胶等原材料,在双工作台、曝光技术、刻蚀机、清洗设备、制作工艺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中芯国际已经自研出7nm工艺,目前正在进行风险试产,华为等高科技企业也已经自研出新的芯片堆叠工艺,通过将两枚或者多枚芯片用先进工艺封装在一起,能将性能提升40%甚至更高。

而华为更是公开表示将每年20%的营收额投入到技术自研中,实现产业链的全面突破。目前华为已经自研出汽车芯片、电视芯片以及屏幕驱动芯片等等,包括最新发布的一款新机型采用的影像芯片也是自研的。这些芯片基本上都已经实现商用了。

除了传统的硅基芯片外,华为还将目光投向了光电芯片,业内普遍认为它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条非美技术的芯片产业链不出几年便会出现。

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的半导体产业兴起拦不住了。对于我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大家有何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