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扫我”还是“我扫你”?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大众的口头禅。这全得益于零售行业的发展。
传统零售的形式主要包括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等,伴随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户从以前传统零售的方式改变到了线上零售。也解决了传统零售形式成本高,供应链长的问题。
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线上零售发展
从2016年开始我国明确了实体零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后,随着微信支付、小程序、公众号等二维码载体的普及应用,到如今“一码行天下”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
自2016年以来,微信支付小商户发展从“无”到“无穷”的快速增长。面对面二维码收款成为经营的重要工具,成为日常。微信群“码上”生意越来越火。
邓敏玲卖水果已经10年了。以前,她只是在门店招待顾客,现在还运营着4个微信社群。她刚开始只是觉得,大家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变了,自己也得跟上。每天,她在群里组织线上拼团,对不同客人做标签,把适合他的产品推荐过去,一来二往,也收获了一批忠粉。
除了行业的丰富覆盖,微信支付的数字工具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小商家发展的地域性差别。多个一二线城市与低线城市,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趋势。
从“日落而息”到24小时不打烊,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推动消费加速升级,中国“夜经济”现在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也创造着多元个性的消费需求。
这也促使互联网公司致力于数字生态的研发更新。
微信生态助力实体零售
随着多年的研发以及不断完善微信生态由不同的功能组成,比如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等功能;而这其中小程序对于线上零售又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基于小程序,品牌商有了真正可以落地消费的场景。如果商家希望形成自己的商业闭环,小程序是绝对的不二之选。
小程序开发的自主权、对公众号创作者的开放性以及内容分发机制,意味着企业或者个人拥有了完全自主的自建平台。小程序天然的工具属性和以“一物一码”为代表的识别与追溯的广泛应用,令微信生态具备了打通线上与线下场景的能力。
小程序已成为零售商家的数字化经营利器。借助小程序,传统商家可以布局自己的线上渠道,打破传统生鲜门店在地理位置上的限制,提高门店的辐射范围。在小程序中,商家的流量、订单、会员全部归商家所有 ,商家可以将平台流量、自有可运营流量、商业流量汇聚在一起,成为商家自主可控的流量资源。
而且企业微信也为实体零售的发展贡献了很大价值。对实体零售企业而言,企业微信可以帮助一线员工与顾客达成一种更加专业的、经过认证的、高度标准化的沟通,零售企业总部通过企业微信后台进行统一管理,提升效率、行为可控。此外,企业微信通过支付即服务,在微信的支付消息凭证中可以添加团长企业微信,从而将公域流量转化为商家私域流量,帮助商家连接每一个个体,挖掘每一个个体的深度价值
微信是一个弱中心化的,拥有十多亿用户的巨大生态。某权威第三方平台的监测结果显示,微信生态的日均使用次数占比在20%以上。这种与生活强关联的生态令品牌方在入驻之初,自然具备了广大的流量基础,且覆盖能力还在持续提升。
4月22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数字化就业新职业新岗位报告》。报告显示,由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共同构成的微信生态,在2020年衍生就业机会3684万个,同比增长24.4%。自去年以来,微信生态以数字化能力催生新职业新工种新岗位,持续普惠中西部发展、降低就业门槛,为“稳岗拓岗、提质扩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实体零售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高速发展也离不开各大互联网公司为实体零售行业提供的平台。在此也希望各大互联网能不断完善、升级自己的品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以便体现自己企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