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广告不只是“三观不正”

2020年12月18日17:15:08 科技 1845

如果打着网络借贷的“创新”旗号,搞P2P玩剩下的那一套,那就背离了鼓励消费的轨道。

某些网贷广告在屏幕上奔涌而出的时候,好像“忘带”节操了。

近日,京东金融一则借贷广告引发争议,被不少网友指责存在严重的价值观问题。

广告视频中,飞机上,一民工状男子因母亲恶心想吐,向空乘紧急求助,然而打开微信零钱只有53.12元,于是为难地拒绝了空乘关于升舱的建议。结果后排一西装男接话说:“升,升舱的钱我来出。”然后拿过男子的手机,一顿操作猛如虎,在京东金条的备用金上借了15万。广告的结尾,还“细致”“体贴”地附上了借款的详细操作流程。

京东金融广告不只是“三观不正” - 天天要闻

其实,早先该平台就已经出现过类似的雷人广告:外卖小哥在路边搭救董事长,董事长为报答小哥问了他的信用分,而后抢过他的手机帮他开通了京东金条。

这都什么逻辑啊,说是报答人,一毛不拔不说,还让人背一身债,黄世仁灵魂转世,还是新式碰瓷又现江湖?

剧情不一样,但三观不正的问题都一样,套路也都一样。这些广告视频,充满了对潜在客户的误导和诱导。“万元日息最低1.9元,还没有一瓶水贵”只是推销话术的低级运用,是把受众当成“小白菜”来开耍了,掩饰的却是年息之高、隐患之深。

网贷借款本就不该被如此肆意鼓励,更何况还故意隐去风险,造成借贷即“福利”的假象。诱导潜在客户超能力借贷,必然造成借贷人财务危机,陷入困境,这和办理多个信用卡“挖东墙补西墙”最终进入死循环的路数是一样的。而平台方不遗余力地诱人入场、被套牢,必然形成群体性财务危机,并转化为其他社会问题。关于这一点,P2P的教训人尽皆知。我们不能好不容易摆脱了一个“雷”,又默许新“雷”上市。

以此观之,相较于网贷广告三观不正背后的深层隐患,京东金融下线视频、处置相关人员以及加强内容审核的应对措施远远不够,无异于避重就轻。

京东金融广告不只是“三观不正” - 天天要闻

联想到不久前360借条广告由于低俗且涉嫌违规,被众网友投诉后予以下线一事,可知,当下这类网贷广告接连翻车并不偶然。制作粗糙低劣、逻辑简单粗暴、热衷洗脑的网贷广告接连冒出,毫不顾忌社会反应,折射了网贷广告背后资本运营的任性。

可问题是,平台不能一出问题就道歉,就下线,这样的套路化应对实际上却是自我保护、毫发无损。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对“三观不正”的纠正上,而更应该看到网络借贷风潮中夹带的私货和隐患。如果打着网络借贷的“创新”旗号,搞P2P玩剩下的那一套,那就背离了鼓励消费的轨道。对此,监管部门不仅应该对“三观不正”广告予以处理,追溯这类广告流出的根源性问题,予以制度性防范和规范,还应该及早发现其间暗藏的动向,及时介入调查,清查漏洞和隐患,荡平“雷区”,形成应有安全性秩序。

(黄河评论信箱:[email protected]

京东金融广告不只是“三观不正” - 天天要闻

来源:正观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

编辑:王航

统筹:王攀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小米顶级拍照旗舰狂降3000元,16GB+512GB+120倍变焦,最后还是等到了 - 天天要闻

小米顶级拍照旗舰狂降3000元,16GB+512GB+120倍变焦,最后还是等到了

早几年提到“拍照手机”,不少人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还是华为。但眼下这个市场早已悄悄发生了变化。如今的消费者在选影像旗舰时,早已不再盯着某一家看,尤其是价格敏感型用户,面对溢价较高、性能受限的情况,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性价比更高、影像体验同样出
英特尔发布 6862 图形驱动,相比 Q1 版本性能最高提升 37% - 天天要闻

英特尔发布 6862 图形驱动,相比 Q1 版本性能最高提升 37%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英特尔公司于 7 月 8 日,面向锐炫(Arc) B、A 系列显卡、集成 Arc 核显的酷睿 Ultra 系列处理器,发布了 32.0.101.6862(Q2.25)图形驱动,主要提升性能。IT之家查询英特尔官方公告,本次驱动更新为 710.5MB,相比较 2025 年第 1 季度驱动,在 SPECviewperf 15 基准
OpenAI悄然将Shopify纳入购物搜索合作伙伴 - 天天要闻

OpenAI悄然将Shopify纳入购物搜索合作伙伴

OpenAI 已悄然将 Shopify 添加为第三方搜索合作伙伴,以增强其购物搜索功能,从而呈现丰富的购物搜索结果。Shopify 的加入并未正式宣布,但已悄然嵌入 OpenAI ChatGPT 搜索文档中。
ACL 2025 | 数据多不如风格齐?SCAR精选 - 天天要闻

ACL 2025 | 数据多不如风格齐?SCAR精选

本文共3600字,建议阅读10分钟SCAR 方法在大语言模型指令微调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总览这是 RMIT 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莫纳什大学联合发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