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美国人,搬来中国生活七年了。目前经营着一家盈利的初创公司,还通过打羽毛球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段自述,是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讲述了这位名叫乔舒亚·查尔斯·伍德沃德的美国人移居中国,并在中国创业的故事。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截图
乔舒亚14岁时,得知一家香港公司收购了传奇影业的大量股份,而这家电影公司正是他当时最爱的电影《盗梦空间》的出品方,这件事点燃了乔舒亚对中国的好奇心。在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后,乔舒亚主修机械工程,并辅修了中文普通话。他觉得,如果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又能做出好产品,那简直是绝佳的组合。 大三那年,他的教授带他去中国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周的课程。乔舒亚说,去中国前,他本以为中国是个“贫穷的国家”,没想到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不禁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政策打造出这样的基础设施?
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乔舒亚来到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在中国生活至今。乔舒亚说,在清华的求学经历让他从治理体系到历史文化全面了解了中国的运行逻辑。毕业后,他离开北京到了深圳,加入了一家小型产品设计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和机械工程师。随后,他加入了苹果公司摄像头研发团队,担任工程项目经理一职,并在那里工作了近四年时间。这段时间,他一直坚持学习中文。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截图
乔舒亚说,如今,深圳已然成了他的“第二个家”——这里生活更舒适,钱更经花,他结识了很多喜欢打羽毛球的朋友,建立了牢固的人脉网络。今年,乔舒亚和同样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苏珊一起在深圳创立了一家制造业咨询公司,并且在开业第一个月就实现了盈利。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截图
乔舒亚说,中国有个说法叫"双赢"——意思是通过建立真诚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成长。美国加征关税也影响了乔舒亚公司的生意,他说:“美国似乎想要自己无所不能。但现实是,从苹果手机到医疗耗材,乃至谷歌、亚马逊和山姆会员店里的各类产品,依然离不开中国制造。”
编译丨魏郁
签审丨刘轶瑶、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