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上市发布之后,再一次颠覆了人们对于汽车行业的基本认知,短短3分钟的时间就有高达20万的下订量,这可是一台起步价25.35万元,顶配32.99万元的车啊,为什么给人一种买手机的即视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SU7也好YU7也罢,从这两款车的销量和热度中就能够看出,雷总在业内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小米店铺在某东的粉丝量就已经高达1亿+,再加上雷总在其它短视频平台的粉丝量,以及其它购物平台的粉丝量,如果只从这里面挑10分之一的用户视为小米的忠实用,即拥有小米各种生态,那么小米汽车至少还有1000W+的“老本”可以吃。
但事实上,如今小米汽车的成功已经不仅仅是因为雷军个人和小米品牌的影响力,因为从行业角度来看,小米汽车作为行业的新人,敢于挑战纽北就已经值得受人尊敬,但问题是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和量产车都拿下了令行业震惊的成就,就连常年霸榜纽北赛道的保时捷也被小米刷了下来。
不过,今年的纯电SUV市场除了小米YU7之外,小鹏即将上市的这款“G7”也同样值得大家关注,虽然这款车不会像小米YU7一样那么火爆,但它为大家带来的新科技、新技术,还是值得我们一起探讨探讨。所以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就请出今天的主角,看看这台小鹏G7,又有怎样的产品实力。
关于外观和内饰,相信大家也了解过很多次了,所以今天我们主要以小鹏G7的动态驾驶感受为主。与小鹏P7+一样,小鹏G7同样是采用了全系后驱的动力形式,单个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来到了218kW(296Ps),从实际的加速体感上来看,这套动力其实已经足以应对我们中国消费者的用车场景。而且在底盘悬架部分,小鹏G7同样是兼顾了舒适性和支撑性,在想要操控性时,能够给予驾驶者不错的驾控体验,而想要舒适的情况下,也会给后排乘客带来不错的乘坐体验。
此外,小鹏G7针对悬架刚性也提供了多种模式可以选择,即节能、舒适、舒适+,以及标准和运动,而且搭配上可变阻尼减振器,以及本身所具备的底盘AI预瞄功能,这些软硬件配置的结合,同样可以为车内的驾乘人员呈现出一个不错的驾乘环境。至于续航方面,目前可以看到的Max版和Ultra版均具备702公里的纯电续航。
另外值得好评的就是小鹏与华为合作开发的这套追光全景HUD,有一说一对比小米YU7的全天候天际屏来讲,个人认为小鹏G7的实用性更高,而小米YU7在量产车领域当中算是一种革新的设计。而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小鹏G7的这套HUD系统也能够提供足够清晰的画面,同时当中的行车信息也会更加丰富,除了基础的时速、续航和导航信息之外,在打转向灯时还会提供视野盲区画面,同时再加上足够长的导航路段引导线,以及危险“障碍物”预瞄等功能,都进一步的改变了用户的出行体验。
最后是智驾辅助层面,虽然小鹏G7首搭了自研的图灵AI芯片,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3颗图灵AI芯片只有在顶配的Ultra版上才会标配,而Max版车型则是配备了英伟达的两颗Orin X芯片。不过有一说一,即便小鹏汽车开始广泛应用视觉融合感知的智驾辅助方案,但从实际的体验上来看,这套AI图灵辅助驾驶系统确实要比此前的激光雷达版更强一些。
编辑总结
归根结底,小鹏G7还是一款偏向于家庭用车定位的SUV,它并不像小米YU7一样表现得那么激进,但在智能化体验,以及乘坐空间等方面,依然可以让网友们眼前一亮。另外,如今小鹏G7已经公布了它的预售价格(23.58万元起),参考当前销量还算不错的小鹏P7+,个人认为小鹏G7正式上市之后的价格会在22万元左右,甚至还可以再低,毕竟小鹏G7的尺寸跟小鹏P7+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看到最后,屏幕前的各位对于小鹏G7这台车有何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